也谈写作时的读者意识

作者:双峰县东方学校 葛爱华  时间:2019/12/21 15:29:4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772
  一提到写作文,许多同学往往称之为“挤牙膏”、“挖煤炭”,面对作文题,感到实在无从下手,无话可说。而一提到作文教学,很多老师也认为,作文课不好上。一周前,我有幸聆听了湖南师范大学张良田教授的作文讲座。在讲座中,张教授大力倡导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听完讲座,感觉受益匪浅。
  “读者意识”是一种作文教学观,它是一种倡导在近似真实情境中进行写作的作文训练方式。也就说,面对不同的阅读群体,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写作目的;目的不同,写作的内容自然不同,甚至文体也不同。因此,“读者意识”是“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者的前提和条件,是写作及写作教学首先应考虑的内容。有读者意识的写作者,会在写作过程中,给自己的文章设定一个“假想的读者”,并且与之对话,整个写作过程其实就是写作者与这个不见面的假想读者对话的过程。听了张教授的讲座之后,我认为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应该进行读者意识训练,创设语境,锁定读者。
  为了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我在语文课上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展销会”——
  假设,某农机公司对外界展示一种新型的农业机械化产品时,作为推销员的你,打算如何对前来咨询的嘉宾进行产品的推介?
  首先来到展厅的嘉宾是一位农民伯伯。
  甲同学:我们公司的这台机械很好用,既可以耕地,又可以收稻子。
  乙同学:这台产品剥玉米摘得很快,很干净。
  丙同学:我们的产品很美观。
  丁同学:我们引进了外国的一项先进技术。
  …….
  几名同学发言后,大家一起对他们的推介内容进行评价:对象是农民伯伯,他们关心的主要是:这台机械能干哪方面的农活?可以用来耕地还是播种?可以用来收稻谷还是剥玉米?一天能收种多少亩地?操作起来简不简单?等等。至于“产品很美观”“引进先进技术”他们并不关心,好用实用就行。
  接下来,来到展厅的是一位机械方面的工人师傅。
  甲同学:我们这台机器机械效率高,省油。
  乙同学:我们这种产品采用电动机,环保。
  丙同学:我们的产品维修保养很方便。
  丁同学:我们采用的材料都是国内最好的。
  …….
  很明显,经过上一轮的推介评判,同学们的“推介”水平有所提高,目的性开始变强,术语也开始“专业”起来!此次的对象是机械制造工程师傅,他们关心主要的是:发动机的种类是电动机还是内燃机?功率大不大?机械效率高不高?传动装置设计合不合理?材质机械强度如何?维修是否方便?等等。
  最后,来到展厅的是一位农机经销商。
  …….
  这一轮推介教室里可以说是沸腾了,就是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同学,也能根据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讲出一两句推介词。
  于是我趁热打铁,顺势引导学生:同学们,如果你是这个农机公司的一员,现在由你来写一篇介绍新产品的说明文,是否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呢?同学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有!接下来的这一节课,我布置给学生的任务就是写好这篇说明文。批阅完之后,我发现这次的作文水平明显大有长进,基本上能够利用物理课中的一些机械术语和生活中获得的农业、商业知识,把文章写得有条有理、有血有肉。
  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如果对写作不能产生需要,那么就很难写好文章;相反,有了写作的需要,有了表达自己心中思想的欲望,就会产生一种内驱力,就会以满腔的热情去写好文章。有些同学,写作文没话可写,但是,给远方的朋友写信却洋洋洒洒,滔滔不绝。因为平时写作文的读者是老师,故而字斟句酌,生怕用词不妥,泄漏什么“秘密”或者 “得罪”老师;而写信的读者是朋友,畅所欲言,不必步步惊心,自然能写出真情实感。
  课后,我布置同学们写一篇《我的国庆假期》,要求1-4学习小组把读者锁定为“老师”,5-8学习小组把读者锁定为“家长”,9-12学习小组把读者锁定为 “朋友”。收效甚佳!
  总之,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读者意识”,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写作热情,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我相信,经过这种常态化的“读者意识”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写作水平也必定会大幅度地提高。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