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错误

作者:厦门市灌口中学 甘丽卿  时间:2005/10/26 23:06:0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17
                   
  
  毕业后我分配到农村中学教书,观念中总认为农村的学生比较不听话,所以批评他们时总板着一副严厉的,伤人的面孔。直到发生了下面这件事我才改变了这一错误看法。
  一次,我在办公室批改学生的日记,翻到京平的日记本时我很是惊讶。“这个礼拜不顺心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对于昨天的事,我只想说,如果他人诚恳地对待我,我会将心此心;反而如果是当众指出我的不是,让我蒙羞,我一定会报复的。”“报复”两个字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我万万没有想到,外表如此清丽的女孩竞然有如此令人惊异的思想。
  我想起了昨天早上发生在课堂上的事。因为文言文单元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我非常生气。上课时便板着脸孔,请古文背诵作业没有完成的同学站起来。印象中,我记得京平在考试过程中碰到文言文默写部分,是让它空白了好长时间,虽然最后交卷时空格已大部分填满,但我怀疑那是“不义之财”。再加上京平并不是学习勤奋的学生,我就确信她应该也是其中的一位。但她一直稳坐泰山,面不改色。我发火了就在班级嚷道:“如果不想读书,就回家去。不要在这里欺骗家长欺骗老师。还有谁没有背诵,请站起来。”……“京平,你背完了吗?”京平慢腾腾地站起来,斜视了我一眼,低下头,一言不发。我一向最痛恨不诚实的人,就对京平发狠了:“你到办公室去背诵课文,没有背完不要回来。”此时看了京平的日记,我才发觉当时我的言语是多么的粗暴,已经深深地伤害了学生稚嫩的心。后来我找到了京平,向她承认错误。她也提出了自己的不是,表示将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位教师在带领学生读好书,做好人的同时,他的言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面对学生的错误,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愤怒之中,而没有考虑到学生所处的环境及其心理状态,任意咆哮“公堂”,那必然极大地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沉重地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这也将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心理;所以说一位教师理智的行为,委婉的言语是有助于他与学生之间心灵的沟通。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