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变体,现新理念

作者:浙江省遂昌县大柘中学 叶锦雄  时间:2005/12/7 21:58:2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090
  综观近年来各地语文中考情况,可谓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理念;题型更具灵活性,题目更具开放性,内容更贴近生活,更注重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探究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是越来越注重人文性。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富有思想性,既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也使学生在答题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感染与熏陶,较好地发挥了语文试题的教育功能。如现代文阅读题2003年杭州卷所选的散文《橡树之谜》表达了感恩大自然、关爱大自然这样具有现代意识的主题,让学生感受与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绍兴卷所选的小小说《军刀》充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二是越来越注重开放性。重视贴近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越来越注重文化积累,大多涉及人们关注的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既重视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又关注身边的语文现象,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注意淡化文体,不设审题障碍,让学生能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从作文题型来看,大多采用话题作文。这从我省2003年各地中考作文中得到验证。其中,有要求学生写树立信心、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快乐的,如《自信》(杭州)、《勇气》(台州)《为自己鼓掌》(湖州)等;有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学会交往、树立社会责任感的,如《这也是课堂》(温州)、《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宁波)等。从思路创新的开放性角度看,有多角度思维,如“作者把求知比作采金, 请思考一下,求知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举出两个以上例子”反向思维,如“在文中,柳树是君子的象征。现在,请从反面角度思考,指出柳树存在的缺点或不足,并对其作一些描 述。”鼓励想象。如“展开合理想象,把‘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扩展为一段描写性文字”。
  三是越来越注重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命题的多角度,个性化及有创意的阅读评价。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考查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这正是课程改革的方向。为此,复习时要贴近考纲、贴近学生、贴近教材、贴近社会注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基础知识重在实际运用。在近年中考试题中,几乎已经看不到那种纯粹的考查名词术语的题目,而代之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灵活运用的多样化形式的试题。
  (1)要强化基础素质类题目的训练。讲到语文素质,最基本的应是拼音和汉字。错别字辨析多年来是语文中考中的一项必考内容,不过,近年来的中考,又十分注重汉字的书写,虽然分值不高,但是其导向作用却不可低估。
  (2)要强化灵活性题目的训练。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因此中考近多创设具体的情境。比如,语言运用的题型不断增多。如题目“换一种好表情动作(如沉默、流泪、哭、笑……)仿写下列语句,字数略有增减。例句: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近年,又增加了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查,重点考查说话(要清晰简洁)、表达(要准确得体)。
  (3)要强化综合性题目的训练。一是结合文段,进行多种基础知识的考查。如黑龙江2003卷15题:“请结合物理学知识、解说选文中的‘日光使水蒸发,可以取得蒸馏水和盐’这一现象。再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构想并描绘人类未来利用日先资源的美好前景。”就涉及物理学。同时,这后—种方式在考查阅读、写作等内容中也有所体现。
  二、阅读训练重能力培养。近年中考,课内向课外的能力迁移试题分量不断增加,重在考查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及整体的感知、理解、情感体验和领悟能力。如2003年绍兴卷第15题:读完这篇小说(略)你内心产生的最深感受是什么?请用两个成语(四字短语)或一句诗词(歌词)来表达这种感受。有意思的是这道着重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与情感体验的题目。设计成要求用成语或诗词来表达,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的真正课堂在社会。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因为融入了生活的语文才是丰富多彩的。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深入,语文中考试题也注意强化文化价值取向,力图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中考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方面的熏陶与教育。我们要适应这个变化,引导学生走入社会、走入生活、融入时代,做到深内课外齐头并进。走向生活,亲身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特别是生活中常有的亮点、焦点、热点,有助于学生触发灵感,多角度、多侧面地发现事物的内涵,并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有的试题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在生活中学语文方面,作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如2003年金衢卷第4题:“给金华火腿拟二句广告语。”
  中外名著灿若星河,对于学生丰富阅历,增长见识,汲取思想营养,感受美的熏陶,提高自身素质,不无益处。要有选择地学习名著,以丰富自己。如下列古典名著作读过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备写出一个你熟悉的故事。
  例:《红楼梦》葫芦僧判案
  《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              
  在信息时代,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走进多媒体网络阅读世界、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融入现代生活。如2003年金衢卷的第5题:假如请你给战斗在抗“非典”第一线的北京小汤山疗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发一封电子邮件,你想说什么?
  (2)引导学生注重对文章的感知理解领悟。开放性题目越来越多,试题已基本上采用主观性,大部分答案要求宽泛,限定灵活,只要符合意思就行。即使意思与参考答案不符,但只要言之成理,也未尝不可。为此,一方面,重在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理解领悟文章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