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语文考前再叮嘱

作者:徐丽娟  时间:2006/5/30 7:11:1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355
  记住该记住的,
  忘记该忘记的。
  改变能改变的,
  接受不能改变的!!!

  总   则
  一、 黑色审题:
  高考第一科是语文,同学们情绪不免激动,拿到试卷后会忍不住先看考什么作文,你一定是匆匆过眼,这常常会审不清题,当真正作文时也会走不出误区。所以,切记:作文,要么不看,要么就看真、看准,到做作文时还要反复看。
  二、 克服定势:
  今年我们学校做题多,语文题型相对固定,同学们产生了更强的心理定势,06年高考试题结构不会有太大调整,万一变化,它也只是披了个面纱,换了个马甲,或者烫了头发,换换形式而已,再怎么变,也走不出考点和我们积累的能力圈子,无论怎么考,逐一做下去即可。
  三、 先读要求:
  每个同学做选择题时,一定要先审清是让选择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否则,不但选不出,费了心神,耽误了时间,还乱了方寸。拿不准的选择题,可先放一放,一定要做好标识,以免忘记。
  四、 节省时间:
  诗歌鉴赏与现代文大阅读,要分条答,分层答透,字数适中,绝不要像做政治论述题一样展开,以便省出更多的时间思考语言表达题和作文。
  五、 圈点读题:
  做阅读题时要勾划关健词句,以使自己精力高度集中,引领全文基本思路。现代文大、小阅读和文言文均可用倒读法:先一分钟浏览全文,然后看所设问题,之后再精读做题,可更主动,更节省时间。
  六、 书写美观:
  使用答题卡四面要留边,不能写在黑框上,答题位置一定要准确,万一错位,一命呜呼,画了置换箭头也不起作用。字迹可以幼稚不美,大小要适中,但切忌潦草张狂,尤其是作文,不能随意涂抹。
                细  则
  一、 正字题,不能明辨时,不宜久视,那样会真伪错乱,放一放再做,一眼便可明鉴。
  二、 成语题和病句题相连,很可能两个都拿不准,这很正常,别着急,回头冷眼再看,会选出来的,要相信自己的语感。
  三、 现代文小阅读,我们日常做熟了自然科学类文章,如果是社科类,单纯用抠字眼的方法往往不灵,一定要注意读出文脉,理清前因后果,论证与被论证的关系。
  四、 文言文阅读题,做惯了史传类文章,如果是非史传类散文,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既来之,则读之。所考知识点还是不会变的,注意看文段出处,可能会 对阅读有帮助的。翻译题,对给分点要敏感,尤其是词类活用(使动、意动)和特殊句式要体现出来,该补的补出来后,读一读,你翻译出来的句子是不是一句通顺的中国话,否则,一定是有落实不对之处。难点一定要依据上下语境,推断猜想要合情理。
  五、 默写题要看准要求,只选其一,不能多写。必须清笔正楷,此题万不可连笔。
  六、 诗歌鉴赏题,情感和手法是重点难点,但一定要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之上准确认定回答,找准问题落笔点之后,答案要中肯,不笼统。
  七、 现代文大阅读题一定要在梳理文章脉络基础上确定主题,之后回答任何问题大方向就不会出错,其次还是要读透到底在问什么。相信答案基本上在原文中,看准是用原文还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题要准确筛选,要尽可能用原文关键 词整合答案。开放、发散题要在原文内容观点基础之上组织答案,不能完全脱离原文。
  八、 语言表达题:无论出什么新题,要揣摩命题者意图,把题目要求读准是最重要的,否则,就会痛痛快快地得0分。你组织的答案语言一定要得体,这是做表达题的灵魂,思考要与生活实际结合是得分的保障。高考语言运用题重在考查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人文素养、生活阅历和阅读积累。近两年的高考语言运用题主要强调内容的人文实用性,注重题目的生活情景化,重视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 从高考语言运用命题的趋向来看,仿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对联只能是昙花一现,常规题型(包括综合改错题、图文转换题、排列语序题、扩展压缩题、选用变换句式题等)作为传统项目,依然会保留在高考舞台上。实用综合型题型将不断出现。如果考应用文要注意格式。
  九、作文用10分钟构思很重要,因为,一旦写到一定字数发现思路不好,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来不及了。相信高考作文审题难度不大,但一定要审,之后再构思基本框架,根据自己的习惯,打一半,或三分之一草稿,一定经营好自己的题目和开头。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