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感体验中学习诗歌——《纸船》教学一得

作者:镇泰民族学校 覃青松  时间:2006/9/21 21:23:0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803
  现代中外诗歌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有一定的篇幅,如何展开诗歌教学,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重要话题。常言到:“读诗做人聪慧”是因为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属于一种高雅艺术,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有的人领悟能力强一些,感之拍手称快;有的人感悟能力差一些,觉之枯燥无味。当然更多的人可能被动的接受,类似“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据我课外调查了解,学生喜欢诗歌的占多数,但绝大部分谈不出喜欢的理由,对于品味和赏析那就无庸多说了。
  《纸船》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代表作,针对精美的文本和诗歌意境难以言传的特点,我在设计这首诗歌的教学时确立了导语感悟—文本剖析—情感体验—朗读指导的教学流程,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使学生沉浸于诗歌的学习氛围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导语感悟
  《纸船》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深情的呼唤,是一曲至纯至爱的颂歌。课先,我精心设计了相关的导语:人人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请说出印象最深的母亲关心你的一件事,因而勾起了每位学生对母亲深情的回忆,增添了对母亲的感情,接着我又设下悬念:冰心要赴美国留学,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她会想到谁呢?用什么来寄托自己的思念呢?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同时也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诗歌的角色。
  二、文本剖析
  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我又结合诗歌设计了如下探究题:1、冰心为什么不肯妄弃一张纸,留着它干什么?2、纸船抛入大海后流到了些地方?这是冰心想要纸船到达的地方吗?3、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究竟是什么地方?4、怎样使纸船到达母亲身边?冰心是怎么想的?通过问题的环环推进和情感地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冰心的托纸船驶进母亲的梦境,带去自己的“爱和悲哀”这一神来之笔,将诗歌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亲情拳拳,梦中相聚,这是何等美丽而忧郁的聚合啊!
  三、情感体验
  学生都已熟悉了文本内容之后,接着我又让学生小组讨论: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众说纷纭,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教师这时因势利导:对于海外游子来说,思亲与思乡,爱国与爱家是相通的,全诗洋溢着诗人热爱祖国,思念祖国母亲的感情。
  四、朗读指导
  课后我又指导学生采用美读法——把握诗歌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音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读好诗歌欣赏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最后获得审美的愉悦。
  通过这节课的尝试,在情感体验中学习诗歌,教师教得自然,学生学得轻松,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beibei 于05-08 16:14发表评论: 第1楼
  • 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