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拒绝“另类”
作者:不详 时间:2006/10/22 8:15:3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69
改编经典,戏说经典,是近年来非常盛行的一股风。但凡经典,总免不了要被人“娱乐化”地改编一把的命运。现在这股风气已经势不可挡地侵入了中小学语文教材。所谓“另类语文”,实际就是对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文章进行改写,一番戏说,几通调侃,让孔乙己爱说“YEAH”,让沙僧喜欢骂娘。总之,越是“无厘头”也就越“成功”。
事实证明,“无厘头”的“另类语文”对尚不具备分辨美丑能力的学生而言,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许多中学生表示,“这些文章比原著好看多了”,“好多人只记得改编的文章,原文反而记不清了”,“这些文章里的话已经成为我们的常用语”。然而,我们的担忧也正在于此:“另类语文”越是受欢迎,对经典语文越具有颠覆性,危害也就越大。
经典是一个民族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价值,是心灵的滋养,是精神的升华,是文化的深厚积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价值主要存在于经典中。而“另类语文”,实际就是对经典的低俗化加工,借用经典的名气,追求商业炒作和市场卖点。
“另类语文”让经典课文建立在人间真情基础上的阅读美感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嬉皮笑脸的完全低级趣味的“无厘头”,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作用已经被完全地瓦解。不仅如此,“另类语文”中很不规范的词句成为学生的常用语,还非常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不利于学生对汉语言知识的掌握。很难想象,学生长期浸淫于“另类语文”的“嬉皮文化”当中,除了助长学生一些低俗的“幽默”,还能带来什么呢?
正如“红色经典”不容“戏说”,语文教材也不应当有“另类”。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