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07年高考考试说明》全解读(扬州晚报版)

作者:不详  时间:2007/2/5 21:44:1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110
  今年明确了考查能级的要求,这也将作为命题思路的参考和知识点涉及的程度。考生要明确把握考试说明,对各个知识点有不同程度的把握。
  学生在复习知识点的时候要按照能级的要求。“了解”指考生一般性的,对知识点知晓,出选择题的时候可能会涉及。考生要做到心中有数;“理解”不是简单的识记概念,而是对概念的分析;“掌握与综合”要求学生首先要记住这个内容,对知识点格外关注,包括其概念、动态过程必须要知道,不但要记住,还要能表述,对不同知识的关注程度要区分对待,掌握复习策略。
  复习时侧重对能力的训练,不拘泥于课本,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课本上的主干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地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具体化
  试卷分析
  2007年的地理高考和往年一样,时间为12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考试内容比例:地图和自然地理部分约为40%-60%,人文地理部分约为40%-60%。试卷题型包括选择题和综合题。但是在综合题中个别试题是以选做题的方式出现。
  名师解读
  扬州市第一中学地理教研组组长吴春燕老师认为,2007年的地理考试和往年相比,总体来说没有太大的变化,力求平稳,重基础,重基本能力这个特点不会改变。重在考察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即主要包括地理基本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侧重要求考生对所学地理课程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考试中基础知识的分量不会减少,也会以一些实事热点问题作为命题背景,以图表命题为载体,考察学生的图表判读能力和对区位问题的分析能力。
  同时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稍有变化,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具体化。比如删除“能初步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探究地理问题”,改为“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等等。
  吴老师认为在高考复习中同学们要注意:
  第一,不能放松基本能力的掌握,要夯实基础,回归课本,对于一些基本的概念要非常熟悉透彻;
  第二,根据《考试说明》,全面掌握各个知识点,打破课的内容,形成一个合理的单元知识结构;
  第三,要关心身边的事情,学会用地理知识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比如地球运动、气象气候等等;
  第四,要注重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强调考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运用地理原理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强调地理知识为现实生活服务。
  政治:主观题难度有所加大
  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内容比例:经济常识约35%,哲学常识约35%,政治常识约20%,时事政治约10%。
  名师解读
  市新华中学李甲文老师认为,2007年《考试说明》与2006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从总体上看,遏制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在生活中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题和主观题都是75分,客观题的难度降低了,主观题难度有所加大。
  一、注重主观题能力考查。2007年《考试说明》,将“不定项选择题”改为“双项选择题”。提出“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这项改动,从表面上看使选择题的难度下降,有利于考生得分。但实际上,选择题的难度下降势必造成非选择题难度上升。从中透露出的信息是2007年高考政治试卷可能重点着眼于主观性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2007年《考试说明》在“命题指导思想”部分,新增加了“进一步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这就意味着2007年高考政治科试卷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试题命制将更注重生活化,关注广大考生和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考试要求有所变更。2007年的《考试说明》与2006年相比,根据教材和考试的实际要求,对考查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变更。时事政治考查时间改为2006年4月到2007年3月。删除了《经济常识》中的考点“知道市场固有弱点和缺陷”及“懂得公民应具有‘纳税人’意识 ”。删除《哲学常识》考点“懂得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2007年《考试说明》中,在试卷题型及比例部分,将“不定项选择题”改为“双项选择题”。对该题型的作答要求上,提出“该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这项改动,使得广大考生失分较多的题型将降低难度,有利于政治学科的考生得分。
  在今后复习中,要以教材为主,通读教材,积累政治学课专业语言来回答问题;要把相近或易混淆的知识搞清楚,弄清各个知识点的特征内涵,注重整体知识的构建;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以及国内国际热点焦点问题,这样可以缩短思考的时间,培养解题思路。多看例题,扩大题目量,反思研究答案。
  物理:首次增加选做题
  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内容比例:力学约37%,电磁学约38%,热学、光学和原子与原子核部分约25%,实验(包含在以上各部分内容中)约13%。
  名师解读
  市教研室物理教研员王瑜副主任认为,今年的考试说明体现了与2008年新高考方案过渡衔接的影子。
  物理老师崔卫国认为,今年的物理考试说明总体上来说,增加了一些新课程的理念,比如,明确提出了“探究能力”,这一能力在往年并没有被提及。
  今年物理高考考查的知识点个数减少,静电屏蔽、磁电式电流表等知识点今年不再考查。实验个数也有所减少,由19个实验减少到16个。油膜法测定分子直径、双缝干涉法测波长、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这三个实验今年不作为考查对象。
  今年物理考卷还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首次在计算题中增加了选做题。选做题的分值相等,难度也基本相等。崔老师认为,选做题的出现,体现了考试的公平和民主,这样也有利于选拔考生。同时也反映了新课程思想的选择性,为2008年新高考顺利过渡提供了心理和思想上的准备。
  “探究能力”和选做题的出现,可以说是迎接2008年高考的一个过渡性的安排。不过,今年的考生也不用担心,尽管增加了新课程的理念,但是出题人会很好地把握“度”,过渡会比较平稳,考生不会感觉题目过新。
  王老师认为同学们复习时要对照考试说明,做到心中有数,掌握核心内容。自己要有计划,跟老师的复习计划相补充相衔接,尤其是薄弱环节,另外要提高自己对知识的重构重组综合能力,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对一类问题要有自己基本的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法。对于以往的错题要进行归类整理,保证正确,提高自己的应试技巧、审题能力,运用好规律和方法规范答题。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对相关实验的设计原理和目的要搞清楚,对实验可能拓展方向作一些思考交流,相同水平的同学最好组成学习小组,这样有利于交流。
  化学:更关注学科素养的考查
  试卷结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