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对新课标中“课外阅读的要求”的一点理解和做法
作者:江西省吉水二中 黄晓明 时间:2007/3/13 22:19:1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65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这段话共由3个句子组成,是对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来的总要求。其中既有量的规定,更有质的要求。细究这3句话,我们可能会产生以下一些疑问:①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教学的关系是什么?②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应该如何来培养?③“好书”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
一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培根)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人人皆知。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这是总结了无数的成功经验之后得出的朴素的真理,我们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也都会有这方面的深切体会。因此,提倡并引导学生多读多思多写,绝不是什么不合时宜的老生常谈,而是应该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
有的老师会说:“让学生去进行课外阅读,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与新课标改革的精神是否相悖?”我们完全可以确切给出否定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作为语文教学风向标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更是在2006年的作文题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来了一次总检测。如全国卷Ⅱ的话题“中国人的读书现状与网上阅读”,全国卷Ⅲ的话题“书”,安徽卷的话题“读”。尤其可贵的是,2004年福建高考作文题要求从给出的5个历史人物和5个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个作为话题来作文,率先在全国鲜明亮出“读书•作文”的旗帜,受到全国上下一致的好评;今年,又拿出3个话题——“诸葛亮借箭未满十万支”、“戈多来了”、“留下一点空白”,给予考生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前两个话题考察学生对所读之书深层次的感悟,显得独特而富有个性,这是其在2004年获得成功的基础之上的一次继承与飞跃。试想,如若学生平时没有循序渐进、一以贯之的良好的课外阅读,他也就只能望洋兴叹,发出“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悲叹了!
那么,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教学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叶圣陶老先生早就指出过:“语文教本只是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这段话表明了课内阅读教学是手段,课外阅读才是目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现今与课本同步配套的《语文读本》应该说就是这种观点的最具体的体现了。而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原教师王泽钊先生,每学期利用一个月时间上完所发课本的内容,然后就与学生一起自选文章,自编教材,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自然而扎实,学习成绩有目共睹。王老师的自觉实践,使之赢得了“自然式教学法研究者”的称号。
二
浓厚的智力、兴趣、气氛促使他们去阅读,而阅读是使他们学习得好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苏霍姆林斯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广泛的阅读兴趣正是使学生从孤陋寡闻到知识广博,从趣味单一到百花齐放的必由之路。
一代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凡老师讲课时提到的书目,他全部加以阅读,而且“以注对质本文,若听讼之两造然,时复检阅所引书,验其是非;欲从而体察属词比事之惨淡经营,资吾操觚自运之助。渐悟宗派判分,体裁别异,甚且言语悬殊,封疆阻绝,而诗眼文心,往往莫逆暗契。”这是一种极其自觉自悟的课外阅读,无怪乎钱先生能学贯中西,令海内外人所共仰。而余光中先生“一召老杜/再召髯苏,三召楚大夫/一壶古茶独斟着三更/幢幢是触肘的诗魂”(《夜读》)又是何其潇洒、浪漫,余先生与古人神交目遇,浸淫其中,用诗充实了一个个不眠之夜。我们不由得惊叹:阅读是如此的迷人,书籍其实就是一个人灵魂的所在。
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呢?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有如下一些做法。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可以用有情文去感染熏陶万千情感充溢的学子。以情动人,达到灵魂深处的情感共鸣。我曾经连续用四节课来朗读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学生不但不觉厌烦,反而与作家心心相印,内心感受教师的一颗苦心,“亲其师,信其道”,从此热爱文学,热爱语文,迸发出昂扬向上的生活动力。这不能不说是至情言语的功效。
其次,我们利用学校及班级的现有条件,积极创设读书的氛围。我们可以开放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创办班级图书角。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借助网络媒体和多媒体教室,让学生遨游在声、光、画所营造的一流的视听感受中,放松心灵,去做一次畅美的精神乐园的旅行。
第三,列出读书计划,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具体要做到“四个一”。即:
(1)每天利用课前5分钟的时间,按学号顺序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谈其对《语文读本》中的某一篇文章的读后感受。也可让其谈自己所阅读到的某篇优秀文章的读后感受。
(2)每周利用周五这节课进行优秀作品摘抄或优秀作品鉴赏、指导、交流活动。
(3)每位学生每月推荐一篇1500字以内的优秀文章(时文、名篇均可),并在文后撰写400字以内的“读后推荐感言”,最后由教师收集,按学习小组进行装订,用于组组交流和班班交流。这也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标精神。
如:我的一位学生在推荐《一页书香》时的感言:
从书香中透析出生命,昭示出生命中的爱、涅槃和成熟。从作者纯熟的笔尖之中,我所看到的是氤氲成书,成为人生的书香。读完后,我有一种欲望,一种想在孤灯中,独自品一杯香茗,在这茶香和书香缕缕中成长,用一种最深沉的沉默与孤独去感受这个沧桑的世界。阅读有时是一种灵魂的解脱,一种激扬的亢奋,一种痛苦的深沉,同时也是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中和那从风雨中走来的人们一种对于人生最完美的诠释。有些东西终究会被遗忘,然而,我想那一页书香不会的…… (学生:徐晶)
(4)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或全年级的“读书节”活动,倡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冰心)。
第四, 提倡学生对震撼自己心灵的作品或自己喜爱的文章的段落或全文进行背诵。比如《时文选粹》中那些短小精悍的作品。
第五,每学期举行两次“美文朗诵会”。要求朗诵者声情并茂,并对作品要有真实的领悟。此项工作由各学习小组轮流主持。
第六,创办一份班报(如:我班的《芳园》)。每周一期,由各学习小组轮流主持,主要刊发同学们自己的课外阅读感悟。
三
指导有方的道德教育与选择得当的阅读,能使人有力量战胜错误的引导和愚昧无知。(拉斯金)
平时我们说开卷有益,其实读一本坏书比不读书要有害得多,所以,我们要读好书,读能充实自己的书。新课标中也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最终目标。那么,“好书”的标准是什么呢?余应源教授在其主编的《语文教育学》(江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为我们定出了一个一般标准:①思想内容好,教育价值高;②语言文字好,堪为学生学习的典范;③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便于学生独立阅读;④适当照顾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需要;⑤尽可能和课内阅读教学取得某种程度的联结。
有了这些目标和标准,我们就可以给学生开出一个书目,以供他们在课外参照去进行有计划的阅读。我在主持省级课题“高中生自能作文立体训练的研究”(编号:DA05—003)时,曾开列过一个高中三年的书目,也不管其是否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硫化铜(假金子),但在实践中还是产生了一点效果,现不吝浅陋,抄列于下,以求教于方家。
附: 吉水二中2004级高中阶段语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表
一、期刊
①思辩类:★杂文选刊 杂文月刊 经典杂文 ★杂文报 ★思维与智慧 读友 视野
感悟
②散文、诗歌类: 散文 ★散文选刊 散文诗
③小说类:★小小说选刊 小小说月刊 微型小说选刊 中篇小说选刊 小说月报
④素材、知识类:★青年文摘 青年博览 ★读者(上、下) 资料卡片杂志 报刊文
摘 海外文摘 知识窗 青年科学
⑤读写结合类:★语文月刊 ★读写月报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语文教学与研
究(读写天地) 名作欣赏 作品与争鸣
⑥作文类:中学生优秀作文(高中版) 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版) ★作文与考试(高
中版) 创新作文(高中版)
⑦考试类:★语文报(高中版、高考版) ★考试报(高二语文版、高考语文版、读写
天地版)
⑧其他类:★中国钢笔书法 青少年书法 世界军事 体坛周报
(注:打★者为必读。)
二、教育部所颁新课标规定高中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略)
三、由深圳育才中学严凌君老师编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青春读书课》系列读本(7种)
①成长的岁月——我的学生时代读本 ②心灵的日出——青春心智生活读本
③世界的影像——文学理想启蒙读本 ④古典的中国——日常生活人性读本
⑤白话的中国——二十世纪中国人文读本 ⑥人类的声音——世界文化随笔读本
⑦人间的诗意——人生抒情诗读本
四、台湾学者陈品卿对课外阅读书籍的分类(学生平时阅读书籍,可以依照下列分类的标准进行选择。力求让自己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纯粹的人,做一个精神生活充实的人。)
⒈本国名人传记 ⒉外国名人传记
⒊中国文学名著 ⒋外国文学名著
⒌历史故事 ⒍古今名人书信
⒎社会学科论著 ⒏自然学科论著
⒐学术思想性论著 ⒑名人札记
⒒古今名人言论 ⒓其他学科论著
五、每位学生在寒假和暑假时所应精读的整本书:(要做读书笔记或写读书心得,不得少于3000字,开学时上交语文老师检查。)
高一上学期:纪伯伦《沙与沫》。
高一下学期: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
高二上学期: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参考:疆村老人《宋词三百首》、车万育等著《声律
启蒙》)。
高二下学期:傅雷《傅雷家书》、路遥《平凡的世界》。
高三:历次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选文辑录
我的学生周可在《与好书交谈》一文中这样写道:“一本好书里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精深的思想。它就像一位可爱的小姑娘,留给人们善良与纯真;它就像一位健壮的青年,带给我们生活的勇气;它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假如生活中没有书,那么你的思想将被禁锢,你的品德和修养就会残缺,你的为人处事也将充满羁绊。”是啊,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要牢记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先生谆谆告诫的话语:读好书是一种乐趣,一种情操;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和名人求教的方法,一种和他们展开讨论的方式;一封出席各种社会活动、体验各种生活方式、结识各种人物的邀请信;一张迈进科学宫殿和未知世界的入场券;一股改造自己、丰富自己的强大力量。
请多读一点好书吧!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