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切忌“推磨”式复习
作者:佚名 时间:2007/3/19 11:26:2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520
命题趋势的解读。上午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起草人,南师大教授吴锦着重点放在命题趋势的宏观把握上。下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高考命题研究专家董晓平,则侧重于给一线语文教师以应考策略上的点拨。他说,不少学校高中阶段的语文课,是3年课程2年上完,然后就开始了驴推磨式的复习,这种复习极大地伤害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那么,高三语文复习工作的目标是什么?董晓平概括为语文知识和能力、思维的品质和水平、人文情怀和文化素养。董晓平强调,高考语文主要考5种能力,即语言运用能力、现代文阅读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古诗欣赏能力与写作能力。他们实行了读写一体化训练,以提供一个综合的涵盖语文高考5种能力测试的训练平台,反对那种学生厌烦、收效甚微的单纯反复“推磨”式复习方法。具体做法是通过一个个板块来渗透,如“读书:智慧人永恒的话题”,他们精选了10个篇目的范文品读,有“书与人的随想/梁衡”,“书海茫茫/余秋雨”,“忆读书/冰心”等,其中一定有一篇是学生写的。董晓平说他拿这么多篇文章给朋友的孩子看,让他谈怎么看待读书,这孩子看完之后,对其中两位名家谈读书很不喜欢,说这里面说多读书家庭生活不幸福,多读书不能成就大事,老师您读书多,家庭不是挺幸福吗,毛泽东读书多不成了一代伟人吗?董晓平说这就是思维的碰撞,能够激活学生的头脑,这样的训练对学生读写能力就起到了作用。当然他们还配合练习,一个个环节来渗透。
其实这两年高考题目都体现对学生思维品质与水平,人文情怀和文化素养的要求,从全国高考试卷的出题,孩子答题的得分与失分中,可以体现出来。另外,董晓平提醒,语文的难题难在综合性大的题,这要求孩子做题,一不能急于求成,二不要浅尝辄止,这与孩子答题时的心态有关,所以高三最后阶段还要加强对孩子应试心态指导,得分的高低不完全在语文知识能力的高低。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