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云飞渡仍从容——高考语文三轮复习策略

作者:四川省宣汉中学 刘廷富  时间:2007/3/20 7:29:13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029
  “作文备考”,①要重视模式训练。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等多种题型,记叙文、议论文、书信等各类文体,都要设计几种构思套路,练熟备用。掌握诸如单刀直入、由果溯因、误会巧合、对比反衬、蒙太奇组接等写作技法,善用辩证法分析、解决问题,巧用“三比(排比、比喻、对比)之法、四字短语、化诗入文”来增强语言亮点,辅以一个好标题、好开头、好结尾、好卷面,作文升格有望。②要做到“四个坚持”。一坚持读书看报听新闻,关注社会热点,及时记下触发心灵的感受。每天坚持读一篇千字文,可以是以前的习作,遇到佳句美段,要揣摩甚至抄背;对经典文章的谋篇布局要用心体会。二坚持梳理思想和生活积累,充实素材库,可按爱国、情感、成长、信念、革新、得失、科技等方面,将有关历史典故、名人名言、哲理小故事等归类。三坚持动脑动笔,锤炼几篇范文。勤于思考,定会时有“惊人之思”;勤于动笔,就会常成“飞扬之文”。四坚持写自己擅长的文体,扬长避短,优秀作文可期。 
  2.强化审题意识,锻炼思维品质 
  不管什么题,都有其具体要求,命题者往往有意设“障”惑人。答题时要字字不漏地审读题干,揣摩命题意图,问什么答什么,防止答非所问,确保无过失性失分。 
  例如“现代文阅读”首先要研读题干,看命题人问的什么,问了哪些问题,重心在哪里,有无“据原文作答”“字数”等答题限制等,脑里形成“问题链”,答题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作文”审题一错,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满盘皆输。近两年作文命题呈多元化趋势,话题、材料、命题作文,各领风骚。比如话题作文,要先弄清题目类型:①概念型,②关系型,③判断型,④比喻型。其次认真分析话题的显性、隐性因素,准确理解材料,参透其本质、因果及辩证关系,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如果不能创新,取其最基本内涵命意就可以了,高考以稳为上,要确保基准分。再次选好切入点,善于化大为小,以小见大;化虚为实,由实入虚,确定一个有利于自己发挥的最佳角度,写出立意高远的深刻之作。 
  四.情商:想说爱你不容易 
  研究表明,人取得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只占百分之二十,情商则占百分之八十。情商又称情绪智力,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情商高的人能感悟、洞察人生价值,面对顺镜、逆境宠辱不惊。 
  ①语文教师应是一个高情商的人,能熟练运用克服内心矛盾冲突和协调人际关系的技巧,时时以自身的意气风发熏染学生。 
  ②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其避免答案在嘴边却写不出来的舌尖现象,克服单一复习引起心理疲惫的饱和现象,突破平时成绩好而大考不佳的克拉克效应,追求专注做事、不为杂念所动的瓦伦达效应。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通过激励、欣赏、交谈、家访主动了解学生,发现其闪光点,尊重其人格,激发其求知欲、自信心和成功欲望,培养其平静对待高考的过硬的心理素质,提高其情商,做足非智力因素这篇文章。 
  ③要让学生明白高考最终是他们自己的事,一要不定期地分析高考利好信息“高校扩招,题目趋易”;二要不时讲一些前届成功案例,让他们感到“跳一跳,摘得到”;三要分析当前就业形势,让他们意识到现在认真拼搏是必须的;四要激发他们自我实现的欲求,把学习当作一种创造,不断完善自己。 
  ④打造浓郁的语文备考氛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感到复习有趣味,对学生的努力及时作肯定,让其有成功感;让学生随时随地学语文,轻轻松松去备考。 
  学生如是做 
  一.认识你自己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月考周考诊断考……我们对自己的长短处闭着眼睛都知道。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树立自信,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只有妥善调控自己,才能激励自我走出生命中的低潮。应根据历次考试成绩,客观评估自己实力,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定位不当,盲目攀比,只会挫伤高考信心。请挺胸抬头,学会发自内心的微笑吧,信心就会在心中滋长起来! 
  二.狭路相逢勇者胜 
  高手过招,胜在心态!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对着高考充满自信,会激发我们心中的激情和巨大的能量。我们理当自信,因为只有相信奇迹才能创造奇迹!现在就是我们一展身手、决胜高考的最佳时机,自信地前进吧,狭路相逢勇者胜! 
  三.紧张你没道理 
  临近高考,每个人都会产生或强或弱或多或少的兴奋、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心理学表明,适度地激发兴奋、紧张、焦虑,可增强大脑的清醒状态和意识的清晰度,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①积极心理暗示法:考前应有意识地暗示自己“我能行”,“考试不过如此而已”,“尽吾志”而“无悔”,增强自信。面对挫折积极正视,应更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曾经有过的辉煌,好汉也要提当年勇!美国诗人狄金森曾说:“我们有一份黑夜要忍受/我们有一份黎明。” 
  ②以退为进法:人生不如意者常十之八九,不求最好,只求更好。订考试目标时要确定一个可接受区间,留有余地,不要一步到位,逼自己于绝境,成天忧心忡忡。须知退一步海阔天空,退步原来是向前! 
  ③交流沟通法:应与同学、老师、亲人多多地交流沟通,只有和谐环境才能更好地激发潜力。积久的情绪总要释放才行。交流沟通,可宣泄内心的忧愁苦闷、紧张焦虑;交流沟通,可从对方身上认清自我,在对照中建立自信;交流沟通,可感受父母、师长的深情! 
  四.身体爱你没商量 
  “健康的人格寓于健康的身体”,保持身体健康才能保证心理健康。考前应进行诸如慢跑、散步之类有氧运动,或置身于大自然,彻底放松减压。饮食保证营养,科学调节身心。睡眠要守时,但不强求时时深睡。必要时可用医嘱药物作调理。 
  五.临时抱佛脚我做主 
  ①不妨急时抱佛脚,增强语文应试能力。要用好错题本,过好“读题”关,绝不重复犯错;要有“一题即一类型”的意识,注意答题思维品质的培养,杜绝识记不确切、审题不严谨、看不清答题要求等马虎粗心所造成的失误。 
  ②高考与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考前适当聊点天,听点音乐,看点电视报纸,适量阅读精美文章,既可储备素材,又可加强生活体验和文化积累,从备考的疲惫中走出来,清理一下内心世界,体会到高考不过是人生必然的一个特殊经历罢了,迎考“我心有主”! 
  六.细节改变命运 
  ①要做好应考的物质准备;要有准确的时间观念,确保按时参考;确保按时完卷。 
  ②拿到试卷后应按要求准确填上考号、姓名,包括机读卡。 
  ③答题前应快速浏览试卷,弄清试卷结构、试题难易度,做到心中有数。开始答题后即专注地做下去,认真审读题干及要求,选择题相信第一感觉,轻易不改,主观题勇于表达,尤其不能留空白,分要一分一分地挣。有的题一时打不开思路,可暂时放弃;有时敢于放弃固然是一种勇气,却更是一种智慧!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