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话录

作者:孙志成  时间:2007/4/9 12:19:2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723
 编者按:一句话可以搬开心头的一座山,也可以在心头放上一座山。是搬是放,全看谈话的艺术。孙志成老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读来很有意思。也许你不完全同意孙老师的说法,但是,请不要忽视孙老师的谈话艺术。       
  一       
  生:老师,我现在很郁闷。一个同学总贬低我,好像我比他低一等似的,怎么办啊?  
  师:如果不能做朋友,你就把他看成对手。有时对手是最好的朋友。我宁愿你有争长论短的对手,也不愿你有臭味相投的朋友。  
  生:我们成不了朋友,他欺软怕硬。  
  师:成不了朋友没有关系。不过,他的所作所为也许出于无心,你不妨明白地向他表达你内心的感受,看他的反应,再决定以后还做不做朋友。       
  二       
  (一日,一未署名的学生给我发短信)  
  生:老师,我现在静不下心来学习怎么办?  
  师:命。  
  (半个月后,这个学生又给我发来一条短信)  
  生:我实在想不明白,什么是命?谁掌握我的命?我?还是天?  
  师:如果认为天掌握你的命,你就听天由命;如果认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你就人定胜天。在己在天,一念之间,命就在你手上。  
  三       
  生:我没有某某聪明,也没有某某运气好,更不像某某有有权有势的父母。如果高考失败,不知如何面对父母!  
  师: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别把问题复杂化。送你几句话:将大脑清空,将心情放松,不要计较失败与成功,只抓住眼前每一分钟。       
  四       
  生:有些人我不知道该怎样与之相处,疏远他,他生气;接近他,又容易产生矛盾。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  
  师:关键在于一个字——度。  
  生:什么意思?  
  师:豪猪冬天怕冷,便挤在一起取暖。太近了会刺痛对方,它们马上又分开:分开后觉得冷,便又挤到一块。慢慢地它们找到一种距离,既能互相取暖又不刺痛对方。这种距离就是度。       
  五  
  生:老师,我要回家。  
  师:为什么?  
  生:班上太吵,烦死人了!静不下心来看书。  
  师:两个小和尚看到旗帜在飘动,一个说风动,一个说旗动。慧能说:“是你们的心在动。”不是别人吵你,是你自己吵自己。回家你逃得了别人,逃得了自己吗?       
  六       
  (上课了。有学生在喝咖啡,有学生在喝牛奶)  
  师:鲁迅先生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可我们的同学恰恰相反。将别人学习的时间用来喝咖啡。  
  (喝咖啡的同学脸红,喝牛奶的同学则一脸幸灾乐祸)  
  师(语调一转):鲁迅先生还说过一句话:“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一学生脑子快,接过老师的话茬儿:有的人,喝的是奶,脑袋里长的是草。  
  师:我可什么都没说。  
  (学生大笑)       
  七       
  (老师走进教室。发现黑板擦得不干净)  
  师:黑板是谁擦的?  
  (学生默然)  
  师:有一位和尚,80多岁了仍坚持修行。他每天修行只做一样事:扫地。他圆寂时留下一个偈子:“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都把心地扫,世上无有不净地。”你们要想有所成就,就要从小事做起。小事做好了,说明你心静了,心定了。这样,做好大事就不难了。  
  (几位学生将这个偈子工工整整地抄在本子上,其中就有那位负责擦黑板的学生)       
  八       
  师:你怎么不认真听课?  
  生:老师,您别管我了。我是谁呀!我是垃圾。  
  师:你们懂股票吗?在股市上,别人都不要的垃圾股,有时会成为黄金股。  
  生:像我这样的还能是“黄金”?您别蒙我了。  
  师:别太早对自己下结论。即使是上帝。也要等到末日审判时才能决定谁上天堂,谁下地狱。在中国,讲究盖棺才能定论。你才多大,就急着给自己下结论。  
  生:我即便认为自己还有希望,但到了这种差班。还有什么混头呢?  
  师:见过蚂蚁吗?  
  生:蚂蚁谁没见过?  
  师:蚂蚁群总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勤劳的蚂蚁,一部分是懒惰的蚂蚁。有个好事者。将勤劳的蚂蚁放在一块,懒惰的蚂蚁放到一块,希望将懒惰的蚂蚁饿死。可结果没有如他所愿,勤劳的蚂蚁分出一半懒惰的蚂蚁。而懒惰的蚂蚁当中迅速产生了一半勤劳的蚂蚁。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