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42
- 资源简介:
约7160字。
8.1《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李雷同学在班级举办的《乡土中国》阅读分享交流会上临场表现失利,韩梅梅同学想要鼓励他不要气馁、积极面对,最合适的是(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D.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B.遂命酒
C.使快弹数曲 D.歌以赠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云霞明灭或可睹
B.潦倒新停浊酒杯
C.百年多病独登台
D.青冥浩荡不见底
二、小阅读-课内
4.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突破了一般送别、留别诗的惜别伤离的老套,而是借留别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B.诗歌开篇以整齐的对句写出两个虚实相映的形象,以仙山的虚幻难觅反衬天姥山的实际存在,表现出诗人对名山胜境的向往。
C.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诗人运用夸张、想象等手法描绘幻想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D.诗歌最后写出了诗人傲岸不羁的个性和不卑不亢的气概,他劝诫人们要及时行乐,游访名山,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
5.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分析诗句中“照”“送”二字的妙处。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宗白华先生钻研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的特征,对中国人审美活动和文艺实践长期思考,提出中国美学史上存有“错彩镂金”和“出水芙蓉”两种不同的美感形态或曰美的理想。这两种形态和理想不仅表现在诗歌、绘画、工艺美术等各个方面,还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呈露此消彼长的嬗变态势。
②鲍照将谢灵运的诗与颜延之的诗比较,说谢诗“如初发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