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复习教案:语言文字运用
- 资源简介:
约141780字。
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2023新课标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忘记重要信息而懊恼,幻想着要是能过目不忘该多好啊!其实,我们更应该庆幸 A ,因为遗忘可以降低记忆带来的认知负荷,使认知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工作。而超强记忆力往往是以牺牲抽象、泛化能力为代价的。从下面例子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有一位记者,①拥有人们只能望其项背的超强记忆力。②他虽然能轻松地记住一长串数字,③却发现不了其中的规律;④他脑海里充满各种孤立的事实,⑤却不能归纳出一些模式将它们组织起来。⑥这促使他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⑦甚至复杂一点的句子。⑧记忆大师奥布莱恩曾多次获得世界记忆锦标赛冠军,⑨虽然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常人低很多,⑩听课的时候也很难集中注意力。也许正是牺牲了一部分记忆,我们才有了独一无二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
网络时代,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 B ,毕竟互联网随时可以帮我们查阅。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通过一些训练提升记忆力,也一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1.[补写句子]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A:自己有遗忘的能力 B:记住所有的信息(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题思路 A处,由“因为忘记重要信息而懊恼,幻想着要是能过目不忘该多好啊”可知,我们希望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而“其实”意味着前面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因此我们应该庆幸的是自己拥有与过目不忘相对的能力,根据后面的 “因为遗忘可以……”可知,此处可填“自己有遗忘的能力”之类的内容。B处,此处所在的句子是在前文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前文说遗忘是有好处的,再结合横线前的“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和后文“毕竟互联网随时可以帮我们查阅”,可知此处是说我们没必要记住所有的信息,故此处应填“记住所有的信息”之类的内容。
2.[辨析并修改病句]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语句:①;“只能”修改为“难以”。(2分)
语句:⑥;“促使”修改为“导致”或“使”。(2分)
语句:⑨;“虽然”修改为“但是”。(2分)
解题思路
表述不当处 具体解读
①处 “望其项背”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故应将“只能”改为“难以”。
⑥处 “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是这位记者拥有超强记忆力的代价,“促使”意为推动使达到一定目的,用在该语境中不合适,故应将“促使”改为“导致”或“使”。
⑨处 “记忆大师奥布莱恩曾多次获得世界记忆锦标赛冠军”和“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常人低很多”是转折关系,故应将“虽然”改为“但是”。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