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教学设计18
- 资源简介:
约5650字。
台 阶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重点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故事情节,品味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关键语句,把握父亲的形象特点。
3.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4.培养学生理解父辈尊敬父辈、热爱父辈的关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从情节人手,深入细节,欣赏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体会“台阶”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
2.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及作品中所体现的现实意义。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作者及其写作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体会“台阶”的含义。
2.梳理了课文的结构,了解了父亲建造台阶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
教师:生活中台阶无处不在。校园里的台阶,伴我们穿梭于各层教室;老家院子的台阶,见证了我们的嬉戏时光。它们看似寻常,却往往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在作家李森祥的笔下,台阶更是承载着特殊意义。有这样一位父亲,他执着于建造更高的台阶,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缘由?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阶》这篇课文,去探寻父亲与台阶的故事 。
教师板书课题:台阶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李森祥,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他与高峰合著的《王中王》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央电视台热播过的《天下粮仓》,李森祥便是该剧的策划。作为浙江电视台制作中心主任李森祥长期从事影视剧创作、拍摄、策划工作,有很强的艺术感受能力。代表作有小说《小学老师》、《抒情年代》、《传世之鼓》等。作品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其艺术特色是文字简洁、善抓细节。
(2)写作背景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台阶》写于 20 世纪 80 年代,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农村经济开始逐步发展,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作者李森祥以自己的农村生活经历为素材,通过 “台阶” 这一独特视角,展现了中国传统农民在时代变革中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在传统观念中,台阶象征着家庭的地位和尊严,父亲对台阶的执着,反映了农民渴望改变现状、追求更高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的强烈愿望,也体现了时代变迁给农村带来的冲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