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3/18 16:05: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9510字。

  2024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的“仁统”是效韩愈的“道统”提出来的。韩愈的“道统”是老话题,但少有人说苏轼的“仁统”。
  “仁统”与“道统”。韩愈的“道统”之“道”,内涵是儒学的仁义,即其《原道》说的“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他随之将这与佛、老之“道”严格地区分开来:“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从尧、舜到孔、孟,构成儒学道统的源流,传至荀子、扬雄不再完美。韩愈在中唐续孔孟之道,终生游于三代两汉之书,存圣人之志,行仁义之途,且以古文传道,他的执着在《原道》与《论佛骨表》里有充分的表现,故后世认为他是儒学道统的继承者。苏洵在《上欧阳内翰第二书》中做了类似的梳理,说扬雄死后,继承儒学道统的是韩愈。
  苏轼有《韩愈论》,批评韩愈好圣人之道的名,未乐其实,不当混言孔子说的一视同仁,认为仁义礼乐出于情而非性;又在《扬雄论》里批评韩愈的性三品论,说他流入佛、老而不自知。但他的《潮州韩文公庙碑》盛赞韩愈,称其“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以及“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这成为关于韩愈的经典评价,其“文道说”将扬雄之后“道”的传播与韩愈相接。
  苏轼没直说自己的道统,他解《虞书•大禹谟》的“皋陶迈种德”时说:“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出于礼,而仁不可胜用矣。舜、禹、皋陶之微言,其传于孔子者盖如此。”(《三苏经解集校》)这说明礼、仁相与为一,礼表仁里;仁的传播从舜、禹、皋陶至孔子,由此构成苏轼的“仁统”。这里没有韩愈提及的尧,但苏轼解《夏书•五子之歌》“今失厥道,乱其纪纲”时说:“大曰纲,小曰纪,舜、禹皆守尧之纲纪。”据此可知舜之仁得于尧;没有提及孟子,但苏轼《孟子论》说,孔子死后,得其思想的唯有孟子,据此可以说孟子得孔子之道。而在《子思论》里,苏轼对荀子和扬雄“务为相攻之说”有批评,可见苏轼“仁统”与韩愈“道统”的轨迹从尧至孟子几乎呈叠合状态,虽说他还受老庄、佛禅的影响,其儒学不及韩愈纯粹。
  自视成就为经学。苏轼自我人生的总结最值得关注的有三:
  一是关乎命运的性格。苏轼晚年居儋时说:“吾平生遭口语无数,盖生时与韩退之相似。”(《书谤》)这“遭口语无数”,乃因他“性不慎语言,与人无亲疏,辄输写腑脏,有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出乃已”(《密州通判厅题名记》)。言为尽性,不顾命运所之,结果和韩愈一样因言遭祸。苏轼性格受母亲程夫人的影响,少欲学东汉范滂,及长刚直不阿,《上神宗皇帝书》批评王安石变法,坦言自己平素讥刺甚众,怨仇实多,难免有性命之危。但为天下之事,耿直
  1. 下列关于韩愈“道统”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愈在《原道》中明确阐述“道” 内涵,并将其与佛、老之“道”区分开来,且以古文传道,致力于续孔孟之道。
  B. 从尧、舜到孔、孟是儒学道统的源流,传至荀子、扬雄时道统不再完美,韩愈终生践行仁义,为传承道统做出了不懈努力。
  C. 后世认为韩愈继承了儒学道统,苏洵在《上欧阳内翰第二书》中对儒学道统的传承做了梳理,也肯定了韩愈对儒学道统的继承。
  D. 苏洵认为韩愈是儒学道统的唯一继承者,韩愈在《原道》与《论佛骨表》等著作中充分体现了对道统的执着追求。
  2.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对韩愈的高度赞誉与其他文章中的批评并不矛盾,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的评价。
  B. 苏轼“仁统”与韩愈“道统”的轨迹从尧至孟子呈叠合状态,但苏轼的儒学因受老庄等影响而不如韩愈。
  C. 苏轼在北归时对李端叔表示,自己一生的成就不在于“经学三书”,而是使自己名满天下的诗文词赋。
  D. 苏轼深受庄子和陶渊明的影响,他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的经历也可以体现庄、陶对他思想的主导。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虽然批评韩愈好圣人之道的名而未乐其实,以及其性三品论流入佛、老而不自知,却完全认同韩愈的道统。
  B. 苏轼在黄州、惠州、儋州都实现了自己期望的功业,因此他说这三个地方是他的功业所在,实则是一种被贬的自嘲。
  C. 苏轼的《易传》《书传》《论语说》在他生前未刊行,苏轼最后托付给钱济明,并相信它们在未来会得到认可。
  D. 苏轼一生遭流贬,但始终达观面对生活,不违儒家之仁义,他的“仁统”就是由于受儒学仁义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
  4. 苏轼认为自己一生的成就在于经学,请结合文本分析他这样认为的原因。
  5. 请结合原文内容,简要分析韩愈的“道统”和苏轼的“仁统”思想的异同点。
  【导语】文章以苏轼的“仁统”与韩愈的“道统”为主题,探讨了二者在儒学思想传承中的差异与联系。它通过比较苏轼与韩愈在思想核心、对儒学的贡献及各自流贬经历中的态度,展现了二人对儒学的不同理解和实践。苏轼受老庄和佛禅的影响,他的“仁统”重在强调仁义的实践,而非纯粹道统。文章还剖析了苏轼自认为一生成就在经学而非文学的原因,提供了丰富的思想交流背景。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苏洵认为韩愈是儒学道统的唯一继承者”表述错误,原文为“扬雄死后,继承儒学道统的是韩愈”,苏洵只是肯定了扬雄之后韩愈对道统的继承,而未说是唯一继承者。
  故选D。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度
  铁凝
  她叫程秀蕊。法兰西是他们订的那间包房,在丽景酒店三楼。
  她走进法兰西时,胡晓南他们几个以及他们各自的太太和先生,正在高谈阔论。他们告诉她李博的航班晚点了,大约八点才能到。
  就出生地而言,她生在黑石头村,而他们,是三十多年前从C市去黑石头村插队的人。她下意识地看看胡晓南他们,他们衣着都很随便。胡晓南经营珠宝,可他浑身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