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总复习:《童年》《鲁滨逊漂流记》
- 资源简介:
约38620字。
专题16 《童年》《鲁滨逊漂流记》
目录导航
思维导图(见压缩文件中2份pdf):感知全局,了解知识要点
知识清单:分类梳理、考点梳理(常考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对考点考法进行细致剖析和讲解,全面提升
易错易混:突破易错易混阅读6法,高效查漏补缺
真题赏析:精选热点地区2024年真题,感受中考,知己知彼
名著阅读方法
1、不妨先读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
2、略读和精读相结合。先略读全书,从整体上把握本书的内容;再对其中的精彩章节进行品读、赏析,吸取其中的精华。两种方法结合,才能收获多多。
3、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做批注、列提纲、画图表、写心得,丰富积累,加深理解。
4、这里推荐的几部小说都与“成长”有关。阅读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作品中少年的成长经历,感受其中的悲欢离合,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奋斗的勇气
一、篇目梳理
篇目1:《童年》
一、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 年 3 月 28 日—1936 年 6 月 18 日),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作家,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政治活动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
高尔基出生在伏尔加河畔一个木匠家庭。4 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10 岁那年,高尔基开始独立谋生,他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尝尽人间的辛酸。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坚实的生活基础。
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1892 年,他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在其早期作品中,既有浪漫主义的特点,也有现实主义的因素。1901 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以豪迈的笔调描绘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的壮丽图景,鼓舞了无数革命者的斗志。
在其创作生涯中,高尔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些作品不仅生动地描绘了他个人的成长历程,也深刻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苦难与抗争。
高尔基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文学创作不仅为苏联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对全世界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