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8500字。
张掖市实验中学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甲组九月考试试卷
《语 文》
出卷人:代兴雅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考试时将答案直接写到答案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45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水藻(zǎo) 翡翠(cuì) 百舸(kě) 罗绮(qǐ)
B、昳丽(yì) 漫溯(sù) 寥廓(kuò) 佝偻(gōu)
C、青荇(xìng) 慰藉(jí) 漪沦(qí) 倾圮 (pǐ)
D、跫音(qióng) 侵蚀(sí) 诅咒(zhòu) 踟蹰(ch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寥廓江天 剩菜残羹 浪遏飞舟 激扬文字
B、中流击水 义愤填膺 无计于事 心急如焚
C、初见端倪 宽仁厚泽 坚韧不拔 风华正貌
D、永保生机 迫不急待 胜似春光 如愿以尝
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
①没有浑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个深厚的感情_______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位 贯注 揣测
C.品味 灌注 揣摩 D.品味 贯注 揣测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 )
A.毛泽东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心潮澎湃,豪情满怀。
B.革命青年写出激扬文字,把反动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C.看到春色满园的景象,她高兴极了。
D.这亘古未有的奇闻,成了报刊炒作的好材料。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B. 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作文的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范围宽泛,充分体现了作文命题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特点。
C. 这次活动的宗旨是展现京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以此推动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 晚会上,他们神情自若,舞姿潇洒,谁能相信他们不是年过花甲甚至年逾古稀的老人。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B、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世界上最美的。
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D、她说:“有这么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呀!”
赏析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7、8题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