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80个字。
九年级(上)第二单元检测题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整合(13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默写。(10分)
(1)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2分)
(2) ,江春入旧年。(王湾《雁门太守行》)(2分)
(3)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次北固山下》)(2分)
(4)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分)
(5)《陋室铭》中通过写交往人物来表现室主人高雅情趣的句子是: , 。(2分)
(6)默写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
, 。
2、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2004年杭州试题)(3分)
①出于保护文化遗址的考虑,余杭良渚文化的大部分遗址区域均处于未发掘。②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大型基建工程施工,必须经过文物部门批准,但有些基建单位却擅自动工,导致破坏性挖掘而感到担忧。③目前,余杭区的文物保护规划已经正在制定中,以后文物保护就有了更为有力的措施。
⑴
⑵
⑶
二、文言文阅读
爱 莲 说 <周敦颐> (11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2分)
可爱者甚蕃( ) 濯清涟而不妖( )
不蔓不枝 ( ) 香远益清 ( )
4.翻译文言语句。(2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填空。(4分)
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