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湖南高考作文阅卷点评与思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21 21:56:4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5页,5700字。通过高考阅卷,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中心不明、逻辑混乱、举证不当、语病较多等问题,认为这是作文教学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加强逻辑教学、增强文采、依照大纲教学、与高考保持适当距离等建议。具有创见性。也是作文教学的深刻反思。作文的缺陷与我们的方向——2006年湖南高考作文阅卷点评与思考
湖南省临湘一中  乔栋
2006年湖南高考卷的作文题目是这样的:
“意气”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列有三个义项:①意气和气概,如意气风发
②志趣的性格,如意气相投
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此题依据2006年语文科《考试大纲》的精神,采用标题作文的形式,并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做了一定限制,改革力度较大,指向较明显。考生可就三个项比较全面地谈意气,也可只取其中一个义项来谈意气,只要抓住意气 包含的三个方面,即“精神面貌”“交友”“处事”三个方面,还是能较好完成此文的。然而在评卷过程中,却发现了不少问题,今年的作文的平均分只有40.57分就很能说明问题。现把一些主要问题小结如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中心不明
这道题既可能就三个义项作比较全面的论述,也可取其中一个义项谈意气,这就是角度选择。而造成中心不明的原因就是角度没有选择好,主要表现是几点分述,不明观点或是多个中心,互相冲突。
例1:人生在世(摘录)
(开头)我们会有意气风发的时候,会遇到意相投的人,有时也可能会意气用事,想成为一人成功的人,我们就要常意气风发,结识意气相投的人,不要意气用事。
(分述一)何为意气?意气风发是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
(分述二)何为意气相投?意气相投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忘年之交,是红军战士的同甘共苦……
(分述三)何为意气用事?意气用事是一句气话,就动手伤人……
(结尾)三种意气,你把握好了吗?
[点评]就本文而言,选取两个以上的义项来谈,各义项之间应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不能简单拼凑,如我们可说,“新时代的青年要意气风发,不要意气用事”,“朋友之间既要意气相投,又不要意气用事”等等,而该文开头摆的观点是好的,尽管涉及三个义项,但还是体现了一定的内在联系,然而论证部分以并列论述的方式解释三个义项,结尾又说:“三种意气,你把握好了吗”,不表明自己的观点,造成主题不明。
例2             谈意气
(开头)“意气”有三个义项,第一个意思是意志和气概,            第二个意气是志趣和性格,而意气也非尽善尽美,它的另一个意思——主观偏激产生的情绪,我们应当克服。
(主体)论证不意气用事,(文段略)
(结尾)总之,意气我们应当拥有,也应当握住,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人才,而不是庸才。
[点评]开头尽管不简洁,但还是明确提了观点,要克服意气用事,主体也是证明意气用事不可有,但结尾讲应当拥有“意气”,才能做“人才”而不是“庸才”,显然是讲到“意志和气概”了,出现了多个中心,自相矛盾,结果没有中心。
这方面的问题表明考生的审题、立意、构思能力不强。阅卷时我们讨论说,在题目中注明可写三个方面或一个方面就好了,但我想,出题的责任不会是很大,即使有,也不应在这个方面。
二、逻辑混乱
这种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论证结构混乱,二是表达不合逻辑。这方面最能反映考生对议论文文体特点的把握情况,然而这种错误是较多的。
例1:(开头)文王拘而演《周易》,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皆抑有(郁)而不得志之人,何以传名于世?这是因为他们在受厄时没有意气用事。
(论证部分)①意气从平衡中来  
②意志从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