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600字。
高二语文阅读材料:经典回放
二十世纪十部影响深远的小说
黄 河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在文学作品中如梁山好汉般排出个座次来,虽然不乏人炒,但终究当不得真。而要在浩如烟海的二十世纪文学中仅仅挑出“十部小说”,其挂一漏万可想而知。
正如一位参与编选的同仁所说:“选出这十部小说的意义正在于让读者通过它们,回想起自己所读过的更多作品”,还望读者能体察这份“意在言外”的苦心,不以作品选择中的“独断”与“偏执”为责。
小说中的中国部分以《亚洲周刊》评选出的“二十世纪小说百强”前十名为准;外国部分则参考了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选编的《世纪之书》及蓝登书屋《世纪文库》编辑组评选的“本世纪一百大英文小说”(台湾王锡璋译),在选择时尽量考虑到已有中译本,且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作品。
最后,在作品的评述里,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方式。这一方面由于编辑的时间与篇幅所限;另一方面,简评的目的也绝不是要编一部“内容提要”大全,而是为了让读者通过兴趣,直接阅读原著。
古人所谓“得鱼忘筌”,“见月忘指”。评述只不过是指向月亮的那根手指,真正的光芒来自名著自身“永恒的魅力”。
●中国部份:
1、《呐喊》鲁迅
鲁迅无疑是本世纪中国最重要、也最著名的作家与思想家。虽然他的成就远远不止小说,但他第一次被广大中国人所了解的仍然是那篇影响深远的《狂人日记》。从习医到从文,鲁迅完成了从对人的肉体的治疗到灵魂的解剖这一深刻的转换。
《呐喊》这部小说来自于他著名的“铁屋子”的寓言,其中收集了包括《阿Q正传》、《祝福》等一系列广为人知的小说名作。从写作风格上说,鲁迅作为一名思想家,他的小说经历了从自白(《狂人日记》)到写实(《呐喊》)再到寓言(《故事新编》)的不同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鲁迅自己思想成熟与深刻之处。在他后期的作品中,已包涵了许多与现代派大师们(如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等)深刻的相通之处。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鲁迅影响最广,最有代表性的小说仍然是这本《呐喊》。
2、《边城》沈从文
作为一名作家,沈从文的创作生涯仿佛是一场“错位的游戏”。2、30年代,当这位“乡下孩子”来到城里,开始自己充满创作激情的文字生涯时。他的许多早期作品却由于不符合当时各种文学流派与圈子的胃口而被某些“文化名流”讥讽和嘲笑。当他走向成熟的作品终于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承认,并“感到自己正在掌握属于我自己的写作方式”时,又被迫搁下了手中的笔,而在另一个自己从未想到的领域里赢得了社会与时代的承认──在今天,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已被公认为是这一领域内的权威著作。
沈从文的“再发现”是在70年代,此后他曾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而他那纯净而明亮的笔触也在消除了“历史的误读”后,向读者呈现出一颗纯朴、宽厚而温和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