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10字。
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课外阅读训练
(一)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以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断雁:孤雁。②星星:形容鬓发花白。
1、词人以“听雨”为线索,选取 、 、 三个不同时期; 、 、 三个不同的地点,运用时空跨度的组合艺术,将三幅图景组成了特写的人生长卷,串起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阅历。
2、请在横线上按序填入表达诗人在人生三个阶段不同状态的词语。
→ →
3、听雨给诗人留下的总的感受是什么?(用词中原句回答)
4、对“悲欢离合总无情”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对他人的“悲欢离合”已无感情。
B.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作者这时已对“悲欢离合”不十分在乎了。
D.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本身是没有感情的。
(二)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诗中用了一个小倒装句,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落,因而更显诗意盎然。这一句是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诗人选取了“莲花、柳絮______、_______、东风”等意象,其中“东风”这一意象取自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运用的手法是_______,表现了 。
4.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结构上看,本诗的开头与结尾内容为首尾倒置,这样处理,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落,因而更显得诗意盎然,在不协调中闪出光彩。
B.“美丽的错误”是一个病句,既然是错误,就不可能美丽,同样,美丽也不可能是错误的,因此诗人这一句值得商榷。
C.本诗中运用了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意象,如“莲花”“柳絮”“东风”等,从而一再表现了郑愁予中国性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