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00字。应试作文的特征和考生的失误——谈高考作文的备考 杨一经
高考作文的复习训练要求得高效,必须从三方面着手:
一、“吃透”《语文考试大纲》关于写作的10点要求,从基础等级到发展等级,结合自己实际和对照文例,逐点感悟消化,并针对自己薄弱项目强化训练,扎实打下基础。
二、了解、体验和加深认识应试作文的主要特征和考场常见失误,把握备考训练方向。
三、探讨应试作文获取高分的要诀——写出自己的亮点。
本文探讨的是第二方面的内容。
高考作文的备考要瞄准什么?首先必须了解考场作文的主要特征。考场作文有五个主要特点。
第一, 读者对象特殊。一篇考场作文,只有一个读者——高考阅卷者。
第二, 时间限制。从审题到写成,只有40分钟时间,顶多也不能超过60分钟。
第三, 空间限制。应试的第一天第一科,在一个陌生、森严而受监控的考室中完成。
第四, 内容范围限制。必须根据文题或话题所限内容范围字数规定等,不得“越轨”。
第五, 考场作文判分的特殊。作文分高低对语文卷“举足轻重”,而判分“标准”是在
唯一的“读者”脑中,即有一个相对的“自由空间”。
备受广大同行喜爱的北京北大高考评卷场编的《阅卷纵横》里有段话颇逗趣:每个考生的考场作文只写给一个人看,一篇高考作文只有一位读者——阅卷老师。即使是传遍全国的满分作文,在评分意义上讲,仍然只有一位读者,即评卷老师。这位读者用于这篇作文的时间是多少?2~5 分钟。尽管有些媒体为此愤懑不平,似乎阅卷老师在“草菅人命”,但只要理性地算一笔帐,也就只有这点时间。据统计,每位教师1小时的平均工作量是17.5 篇作文,包括阅卷、分项、分等打分,登录、核分和复查。标准明确,老师有丰富的经验和相当的责任心,2~5分钟足以判定一篇作文大致准确的得分。当然,评 卷过程中还有评卷组长的复审。但判分者毕竟是一人。
作文考场应试与评卷特征引发我们思考什么问题?
第一, 60分的作文能获多少分对语文全卷关系、甚至对高考能否如愿以偿关系重大。
备考训练得周详筹谋策划,倘若视作文备考为软任务,时间可随意被挤占,那就错了。
第二, 由于应试作文时空限制的严格与作答内容范围限制下自主取舍的特殊性,备考
过程应注意什么?如速度训练、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