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京沪两地高考作文命题的启示
作者:浙江宁波江南中学 谢辉根 时间:2006/12/3 16:08:3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624
2006年京、沪两地的高考作文命题同样具有这样的作用。
先看北京作文试题:
许多城市都与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为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式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的小贩吆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
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北京的这道作文题出得非常巧妙。首先是它的地域特点十分明显,北京考生写“北京的符号”,有话可写。第二,选材的范围很广,可以写故宫、胡同、四合院、红墙绿瓦这些老北京特有的物质文化符号和色彩;可以写京剧、脸谱、老北京天桥上的杂耍这些非物质文化符号;还可以写北京百姓的吃穿住行这些北京百姓的生活符号;可以从经济、建筑、科技、文化多方面入笔,写北京的现代化符号;等等。第三,文体不限,考生文体选择的空间更大,可以真正展现学生自己的文采。
北京作文试题在命题内容上主张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形式上强调坚持与创新的统一,注重稳中有变。它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启示一——关注生活,提高观察与认知的能力。
北京的话题作文命题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紧密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考验考生对北京的认知程度以及观察的角度和能力。由于“符号”本身的多元性,怎样来表述“北京的符号“这个话题,这需要考生要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和写作能力。因此,关注生活,强调积淀,学会观察,成了北京话题的题中之义。
启示二——培养思维,注重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写作要么是感性的,叙事的;要么是理性的,议论的,考生可以任选其一。“北京的符号”这个题目模糊了这两者之间的明显界限,写作需要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写作中如果能将北京的古老符号和现代符号结合起来,用感性材料来表达“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的命题旨意,不仅能显示出自己对北京文化的独特认识,反映思维的深刻,而且从整个文章感觉上来看,也显得视野广阔,更加大气,有一种以小见大的感觉,更易获得考官的青睐。这说明高考写作要培养思维,注重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上海的高考作文命题更多地强调主观性,这与北京命题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作文题为:
《我想握着你的手》(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不要在文章中透露个人信息)。
上海的题目向来颇受好评,今年题目更有诗意。“我想握着你的手”这个题目内涵非常丰富:“你”——可以是朋友,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同学、老师;“握手”,可以理解为人与人沟通的一种方式,是理解,是尊重,是欢悦,是感恩;“我”则说明在写作中要有真情实感,写出自己在与人交流过程的感受。由于可写的内容很多,有利于真情实感的表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平时的积累和才能,符合课改精神,因此,“我想握着你的手”这应该既是个很生活化的题目,又是一个独具创意的创新题目,同样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启示一——高考作文要有开放性。开放应该表现在三个方面:题材的开放,立意的开放和文体的开放。握“谁”的手?选材的开放;为什么握手?文意的开放;是写情理并茂的散文,写情真意切的复杂记叙文,写有点抒情色彩的议论文,还是写甚或新颖曲折的小说或剧本?文体的开放。开放,符合高考的选拔功能。高考作文过于限制,考生戴着镣铐跳舞,是会制约学生的才情的。
启示二——高考作文要强调真情实感。好的题目总要有利于考生表达真性情,我手写我心,写出真实的丰富的内心世界,上海的题目就具有这个特点。它告诉我们,优秀的高考作文是建立在深入的生活思考、丰富的文化积淀、真实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的。高考写作若无真性情真体验真感悟,仅只是搬弄一些套话,在外围隔靴搔痒或是无病呻吟的发写议论,这样的作文只能是虚伪的崇高,是不能打动读者的。
京沪两地的高考作文命题启示我们:无论作文怎么考,都会在相对开放的范围内让考生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关注生活,强调积淀的基础上,在人性情感、人生智慧、社会规律几个方面写出文质兼美的佳作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