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00字。
选准切入点,读懂诗歌内容
内容摘要:本文选取了读懂诗歌的六个切入点,帮助学生读懂诗歌,从而学会鉴赏诗歌和感受诗歌的美。这六个切入点分别是:诗歌的标题、诗人和诗歌注解、诗里行间字义、找出诗歌景物——“一切景语皆情语”、诗句议论(抒情)句子、多读多朗诵。学生如能把握好这六个切入点,那么要鉴赏一首诗就简单多了。
关键词: 诗歌 、切入点
诗歌是我国最古老的艺术花朵,中国素来被喻为“诗的王国”,从诗经、楚辞,到汉乐府民歌,南北朝民歌,到唐诗、宋词、元曲,诗苑里的一朵朵奇花异葩无不争香夺艳,向人们展示它的境界、情调、气度。作为“诗王国的公民”,我们应当怎样鉴赏诗歌,如何感受它的美呢?
1.从标题入手,领会诗歌咏唱的对象。
下面是一首没有标题的诗,如果这首诗没有给出标题的话,我们是否能理解它的意思。
在娘家绿发婆娑,到婆家。
受尽了苦难折磨,历尽了浪险波狂。
休提起,提起来泪水汪汪!
在很多人的眼里,这首诗是描写一个出嫁的姑娘。姑娘在娘家的时候日子过的非常好,可是出嫁以后却在婆家受尽了苦难折磨,人面瘦憔悴。总之,在婆家,这位姑娘的日子过的很苦。孰不知,这首诗歌的标题叫做《船篙》。标题一出,诗歌的意境尽出。
2、了解诗人和诗歌注解,暗示写作背景,诗人的情感与时与地都有直接关系,了解背景,诗中的一些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①: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做此诗。
诗歌注解补充说明了一点,就是李白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刚好遇赦。所以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是显而易见的。看完注解再看回诗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诗歌的主旨更卒章显志了。又如:
闺意献张水部①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①:此诗是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朱庆馀临试前献给水部郎中的张籍的诗。
在当时,张籍名闻诗坛,又乐于提掖后进,朱庆馀在考试临近前作此诗,借闺房情事来隐喻考试,自比新娘,把张籍比作新郎,舅姑比作主考官,诗人担心自己的作品不太符合主考大人的口味,故以出嫁女子作比,征求张籍的意见。全诗刻意描写了一位新婚少妇拜见公婆前得疑虑心态,而寄意全在诗外,把诗人真正要吐露的心意表达得委婉含蓄,淋漓尽致。只有了解作者,了解创作背景,才能真正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社会意义。这就有赖于我们理解诗歌作者和注解。
3、疏通字义,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刻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