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文言文教学之本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3 10:08:4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8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10个字。
诵读,文言文教学之本
鲍国庆
许多语文老师在教文言文时常会感叹,文言文难教,学生厌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往往是逐字逐句串讲;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真所谓“字字落实,句句清楚”,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被支解得支离破碎。殊不知,他们的教学正陷入了文言文教学的误区。近来,我有幸拜读了一位语文教育家关于文言文教学改革的一篇文章,深受启发,现作一段摘录如下:
我经常在琢磨一个问题:现在年龄稍大一些的读书人,比如我这样65岁以上的人,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国文老师教文言文绝对不像现在这样教得精细,但为什么我们当时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反而比现在的中学生要高呢?当时国文课内文言文教得多些(也教白话文),是一个原因,但老师比较擅长教文言文,因而教得比较得法,肯定也有很大关系。我有幸遇到过两位很有学问的国文老师,一位是庄老师,他教文言文一般不逐句串讲,但在文章的紧要处或疑难处,则尽情发挥,酣畅淋漓,讲得令人动容;同时又结合讲解指导我们评点,何处加点,何处加圈,都有些讲究;圈点以后,总要拉长了声调领我们诵读,凡读到加密圈的词句,往往眉飞色舞,读得格外声情并茂,就像三味书屋里的寿老先生读“铁如意,指挥倜傥……”那样,感染得我们也都陶醉在文章优美的词句里。后来又遇到一位周老师,他特别喜欢教学生吟唱诗词,我至今还记得他教我们唱李后主词“帘外雨潺潺”时那种摇曳生情的声调。就在这样的老师的影响下,不少同学都对古典诗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都在课外自动地找些选本来读,如《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不少同学还能用文言写写东西。(钱梦龙语)
这段文字给我们道出了文言文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诵读。诵读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的方法之一。自古以来,诵读就是语文教学有效方法。在古代儿童入学集中识字后,便开始训练诵读。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清人孙淳曾这样强调诵读的重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如今的语文课堂却很少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而且年级越高越不读。诵读正不知不觉地被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所取代,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中学里也往往不重视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