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艾青)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师大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4/2 21:06:5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20个字。
课文标题:春
 作者:艾青 
教学目标: 
1.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2.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领悟、形象探究、形式甄别、语言赏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分析诗意体会诗歌情感 
2、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1931年2月7日,“左联五烈士”柔石、殷夫、胡也频、李伟森、冯铿,这五位年轻的革命者、作家和诗人,被敌人杀害现在上海华龙,艾青听到后,气愤异常,于是写诗以纪念为国牺牲的烈士而写。

2、背景介绍
《春》作于1937年4月。
艾青说:“这是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写的。胡风拿去发表在《生活与学习》上。”
在龙华被国民党反动派无情地杀害了。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在当时震撼了全国。
面对这一残酷的严重事件,革命的诗人、文学家们无不满腔怒火、义愤填膺。当时作为一个年轻诗人的艾青,同样也是怒不可遏。
而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来讴歌五烈士的革命精神,来唤起民众呢?
为了反映这一事件,诗人本来是可以有多种选择的。可以直抒胸臆,投枪匕首般地喷泻而出,可以直接具体刻划五烈士英勇就义的场面,也可以写五烈士革命的历程——写一首长诗。而诗人没有这样选择,可能诗人觉得这样写会流于一般化,不足以撼动人心。因此诗人最终选择了《春》。
二.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 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三、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感知文章内容。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文章通过对华龙这个地方的桃花的描述,写了烈士的血不会白流,他们的精神将化作战胜黑暗的力量。这里盛开的桃花,是社会解放的象征,表达作者必胜的信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