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就义》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师大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4/16 6:13:5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30个字。
《牛虻就义》教学设计
执教者:李守生    执教时间:2007年4月17日(星期二第  节) 
执教班级:八年级<四>班    课题:《牛虻就义》
三维目标:
1、了解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创作的时代背景。
2、体会牛虻面对死亡表现出的镇定与无畏,体味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受。
3、阅读交流中感受牛虻大无畏的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坚强的伏契克面对盖世太保的严刑拷打,表现出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在《绞刑架下的报告》一书中,他的一句名言就是他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最好写照。请大家送读出这句名言—… 在敌人枪口下的牛虻又是怎样的表现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节选自爱尔兰女作家艾塞尔·丽莲·伏尼契的小说《牛虻》中的一部分――《牛虻就义》,从中感受牛虻的精神风采。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师生交流,互相补充)
艾塞尔·丽莲·伏尼契1864年出生于爱尔兰,丽莲早年丧父,从小就养成了坚强的性格。她在18岁时得到亲友的一笔遗赠,只身前往德国求学,于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1889年,丽莲·伏尼契开始创作一部反映意大利人民革命的小说,为此她曾前往意大利,到档案馆和图书馆搜集历史材料。8年(1897年)以后她的小说在伦敦出版,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牛虻》。主人公资产阶级出身的青年亚瑟(牛虻是他的笔名),曾经使很多青年受到巨大的鼓舞,走上革命的道路。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就曾对牛虻的勇敢和非凡的毅力作出高度的评价。
三、整体感知
1、预习考查:字词正音正义。
虔(qián)诚(chéng)  忏(chàn)悔(huǐ)  踉(liàng)跄(qiàng)  沮(jǔ)丧(sàng) 尴(gān)尬(gà)
2、谈一谈阅读感受:试着给课文标题加个修饰语,力求表现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的牛虻            就义
预填词语:大义凛然、从容无畏、意志坚强、机智勇敢、沉着乐观、忠诚于革命、乐观无畏、镇定无畏、笑对死亡、慷慨赴死……
   3、小结:
   本文节选自《牛虻》第三部第七章,通过对牛虻就义场面的描写,表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四、精读讨论
1、读了小说《牛虻就义》,你感到最震撼最动人的或者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或最让你感动的一幕是什么,让你感动的原因是什么,援引课文相关内容谈一谈。
精点词语板示:从容无畏、沉着乐观、机智勇敢、忠诚于革命、慷慨赴死
          宣判死刑:对死亡的无所畏惧
牛虻(méng)就义  刑前要求:不忏悔  不用捆  不遮眼
          行刑经过:镇定自若 从容乐观 笑对死亡
2、统领、军曹、士兵的“发抖”“尴尬”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6、35-37、41-42段)
明确:都被牛虻的冷静、笑对死亡的无所畏惧所吓倒、感动了。
3、小说中牛虻说“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掉,我都是一只快乐的飞虻!”而牛虻是小说的主人公亚瑟的笔名,伏尼契以“牛虻”作为亚瑟的笔名有什么深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