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00字。守财奴新解
方 鎏
守财奴,毫无疑问被我们用作贬义词。千古传诵的名著里的守财奴“明星”似乎总是与吝啬、冷酷、可恶、贪婪等名词关联,似乎精明、经济、节俭、计划等形容词对于他们也很是吝啬。我们故事里的三位现代守财奴各有各的充分理由去吝啬、去守财。第一个处于一生中积累资金的阶段,因而吝啬;第二个是为了爱好而吝啬;第三个是为退休和创业做准备。从初衷来说,有积极的意义;从理财来看,有积极的效果。这样的守财,不论你是推崇还是不屑,他们的“吝啬精神”都有可供借鉴之处,只要不走火入魔,就不至于像历史上的笑料“守财奴”。回头来看历史上的守财奴“明星”,他们作为原始资本积累的奠基者,身上也不是没有可圈可点之处,只是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四大经典守财奴回顾
经典守财奴1葛朗台
守财方式:开源节流
葛朗台,这位箍桶匠出身的守财奴四处钻营,做过市长,并继承了几笔遗产,于是跃居为城市首富。葛朗台之所以成为资产阶级暴发户,是因为他内心中特有的“智慧”。因为这种“智慧”,他娶了一个有钱的木材商的女儿为妻后,境遇大改;他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囤积居奇,大发横财,然后乘人之危以一块面包的价格收购了当地最好的葡萄园;在他荣任镇长期间,曾冠冕堂皇地为“本地的利益”,造了好几条出色的公路直达自己的产业;在当地侯爵老爷手头拮据时,他又用极便宜的价格买下其领地。其财富心智确实超过一般人。另一方面,即使在发财之后,他依然举止朴素,餐桌上从来都是粗茶淡饭,他的言谈举止为当地人所效法。
经典守财奴2泼留希金
守财方式:只进不出
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则是个不折不扣的积累者。他收集一切实物。“他的干草和谷子腐烂了,粮堆和草堆都变成了真正的肥堆,只差还没有人在这上面种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得像石头,只好用斧头去劈下来;麻布、呢绒,以及手织的布匹,如果要它不化成飞灰,便千万不要去碰一下。”他仓库中的一切可以够他用上几百辈子,然而这并不让他满足,他还要把“一块旧鞋底、一片破衣裳、一个铁钉、一角碎瓦”都收集起来,什么都不舍得丢。
经典守财奴3阿巴贡
守财方式:精打细算
阿巴贡———这位莫里哀的喜剧《吝啬鬼》(又名《悭吝人》)中的主人公,则无疑是个不折不扣的“吝啬人”,真正达到了喜剧效果。他是一名高利贷者,对财富的积累和增加有着精明的算计,在可能的范围内,他最大限度地增加已有的财富。他嗜钱如命,他不仅对仆人十分苛刻,对家人和自己都很吝啬。甚至他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致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
经典守财奴4夏洛克
守财方式:经商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