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10字。
《秋天》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对诗中充满诗意的秋景进行赏析,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培养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用心去体会诗中的美景,并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节奏把这种意蕴表现出来。
2、品味诗中一些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意思。
课时安排:—课时
教 具:
媒体出示:课题、作者姓名等,背景为美丽的秋叶图,背景音乐为《秋日私语》。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看图片,引出秋天这个话题
2秋天,是一个富于诗意的季节。多少诗人因秋的到来而获得了灵感。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媒体出示:课题、作者姓名等,背景为美丽的秋叶图,背景音乐为《秋日私语》。
2、作者简介
二、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验美的情感。
1、学生自由读全诗。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加以评价,并正音。
2、播放配乐诗朗诵。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3、指导学生划分诗歌的停顿
4、配乐,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5、抽同学朗读。
6、全班同学配乐朗读。要求读出感情。
三、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2、文中有表现秋天特征的景物么?
3、文中有反映乡村特色的词句么?
4.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5.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讨论明确:
1、是
2.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3、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
4.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5.对秋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四、互助研讨,感悟诗歌深层意韵。
例:◆优美语句赏析,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