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60字。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山西省柳林职业中学 范利伟
在教改之风盛行的今天,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语文课的课堂形式变得五花八门,摇曳多姿,昔日的“传授式”教学被斥之为“灌输式”,“填鸭式”,不得不解甲归田,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在努力摒弃传统教育观念,竭力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免被打入冷宫。于是,语文教师在讲示范课时绞尽脑汁,力求把课堂上得新奇、新颖、生动、.活泼.,然而结果往往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甚至有时是南辕北辙,将语文课上成历史课,美术课,音乐课者不乏其例.在异彩纷呈的语文课上,常常会出现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教学程序紊乱,以及本末倒置的状况.而最近听过的一位李姓教师的语文课,没有华而不实的“做秀”,没有哗众取宠的形式,却能于传统教学中彰显现代教育理念,于平淡中见新奇,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求得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笔者认为其教学方法之高明,委实需要我们去悉心品味,认真借鉴。
其教学特色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紧扣主题,设计话题
李老师的课不枝不蔓,顺藤摸瓜,水到渠成,没有丝毫的做作,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却又自出新裁,别具匠心,常常于平静的湖面投入一块石子,往泛起阵阵涟漪,使人回味无穷。
以《斑羚飞渡》为例,李老师在完成了基本的字词与朗读任务后,在整体感知阶段,李老师设计一个题,“我喜欢文中的——是因为——”这样简洁的问题便于所有学生都活动起来,从而达到人人有话可说的目的,课堂气氛陡然活跃起来,平静的课堂霎时有了生机.在教师精辟准确的评点和总结之后,教学进入第二个环节,“合作探究,研读赏析”李老师没有全面铺开,而是就斑羚群陷入绝境以及镰刀头羊想法自救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在学生深入全文的基础上突出了重点,品析了动词的作用,分析了这些动词的表现力,让学生熟悉并把握了课文。接下来的阶段可谓进入高潮部分。在常规教学的拓展部分,李老师没有游离于课本之外,而是着力于主题的把握。她设计了两个问题“1。镰刀头羊的精神是高尚的。请用几句凝炼的话表达你对他的赞颂之情2.展开想象,试着说说镰刀头羊想对人们说什么?”
这两个小题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看似简单的设计却向学生透漏出以下信息:(1.)镰刀头羊身上具有什么品质(2.)你对镰刀头羊的这种做法持什么态度(3.)你与动物如何沟通,如何交流。这样一道简洁的话题既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将学生对文章中镰刀头羊的精神品质由事物的表面提升到理性思维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