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品“诗眼”析“炼字”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0/11 17:38:2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500字。  
 品“诗眼” 析“炼字” 
  马世坤      
  品诗眼 
  考点阐释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首诗里,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显示全诗的思想,这就是诗眼。品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词语品味,看其在拓宽加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作答指津 
  这类题目的提问方式主要是: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答题步骤为:(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该词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典型试题 
  1.(四川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标题。(2分)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6分) 
  解析 本诗“乱”字既是环境描写,又暗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时要结合整首诗,抓住“病身”、“归梦”、“凄凉”等词。 
  答案 (1)驿站秋夜难眠图(2)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2.(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解析 “怆情”二字是全诗感情的集中体现,统领全诗。分析时要抓住中间两联的环境描写和诗人的行为、心理,落实到每个字眼上,如叠词、虚词、数量词的使用。答案 颔联:(1)“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2)“草草杯盘”与“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3)“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