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00字,以话剧形式改编,对戏曲教学有用。
《长亭送别》剧本
第一幕
时间:暮秋一日
地点:崔莺莺闺房内
屋内,女子坐在镜前,眼神怅然地望着镜,不禁眼眶泛红。
红娘立在侧。
崔莺莺用衣袖拭泪。
红娘:[不忍,上前扶着女子的肩]……小姐
莺莺:[失神,喃喃]……他一定要走,对吧?
红娘:……小姐,[顿,犹豫]
莺莺:[摇头,落泪]我不知道。[抬头,望着红娘]早知道这样痛苦,就不该和他相遇。你说……[声音越来越低]你说……
红娘:[哽咽]小姐---[用手帕帮莺莺拭泪]别哭了。来,让红娘帮你上妆吧。今天怎能不打扮。
莺莺:[摇头,轻挡开红娘的手]算了。你哪里明白我的心思。早晨见院里备好了车马行李,心里就不是滋味,还有什么心情刻意打扮?公子这一走,从此日夜盼其归书,却不知道能有回音没……[顿,抬头,看红娘]娘呢?
红娘:老夫人与长老已经先行一步到长亭了。[顿]小姐,不能耽搁太久,就等我们了。
莺莺:[落寞,缓缓低头]我们,也走吧。
莺莺起身,红娘向前扶。
第二幕
地点:外景——长亭
暮秋时节,天空碧蓝,散着些许云朵。满地残菊,枫林渐红。萧瑟的秋风一阵紧。望见北雁结阵向南。
旁白: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一辆油壁香车摇晃驶出,踩着落叶,穿过疏林,驶向十里长亭。
[镜头拉近]车上坐着相府千金崔莺莺和侍女红娘。傍晚清冷的阳光斜照在莺莺挂满泪痕的脸上,哀怨中透着几分娇媚。
莺莺:闭眼,(悲叹一声)
红娘:小姐,怎么了?
莺莺:今天我不得不送公子上京,伤感凄凉倒也作罢。偏又逢这暮秋天气……等到几巡酒过便要与他天涯相隔,留我独自一人受那庭前冷风……[不禁拭泪]
红娘:[握住她的手,心疼,无语]
莺莺:[望车厢幕帘]你看他骑马在前,我想让车子紧跟他吧,怕走得快了离那分别的长亭越近;让车子放慢吧,又怕望不见他的身影了……[苦笑低头]是我太傻。
[镜头转向车左前侧]张生骑于马上,不紧不慢行着。沉重的神情,或紧或松的眉,偶尔向车厢投过深情一瞥。
于山脚落旁,车停在一间破败的亭子前,车马声惊动亭上栖鸦“噗噗”飞起。莺莺被红娘搀下车来,目睹此景,倒吸一口凉气。
[旁白]此处就是分手之地么?
老夫人[上前,声音冰冷]开席吧。
[张生下马和莺莺对视一眼,纵有万语千言要讲,却又无从说起。]
第三幕
地点:外景——长亭
[张生上前,见到长老与老夫人,行礼]
张生:(向崔夫人行礼)老夫人。
夫人:(微微点头)嗯。
张生:(向长老行礼)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