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10个字。
新 课 标 下 语 文 教 师 角 色 的 转 变
河南省延津县马庄乡班枣初级中学 苏保科 中学一级教师
电子邮箱:subaoke@163.com 电话:13837377094 邮编:453214
基础教育课改革是一场空前的教育革命。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给我们的语文课吹进了一股春风,给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了,课堂教学流程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这场教育革命中,要认识到旧的教育思想和旧的教育观念的危害性,树立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即让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观,以人为本,让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观。彻底打破旧的教育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定目标,学生来完成。要树立“学生自立、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每个语文老师,都要完成在新课标下角色的转变。我在“新课改”中,对 课堂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探索出一条语文教学新路子,具体做法是三个字既:语、动、情。
一、 语
“语”衡量语文的重要标尺。也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更是语文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老师要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光,让语文课堂充满乐趣,充满活力,怎样才能让语文课活起来呢?
一是有个好开头。好的开头就像一首歌的前奏曲,它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头形式很多,故事引入、诗歌引路、设置悬念等。比如:我在讲《我的老师》一课时,就采用了故事导入,上课了,我说:“同学们,教过我们的老师有很多位,你对那位老师印象最深,因为什么,谁能说一下?”,课堂上几十双小手举了起来。我让一个叫张明的同学说,他说小学二年级的李老师给他的印象最深,李老师不但教文化课,还教他们唱歌、跳舞,帮同学们缝扣子。他的父亲出了车祸,李老师还替他垫了一个学期的学费。张明同学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同学们对教过自己的老师的深刻回忆。我趁热打铁说:“同学们打开课本53页,这节课我们学习魏巍叔叔写的《我的老师》一文,看看作者写的和老师的什么情谊。”同学们读的非常认真,兴致非常高。这节课效果非常好。
二是巧设疑问。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有疑才能激发学生认识上的矛盾,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问题的热情。这样,课堂就会活起来。学生在读文章时,往往不知道文章好在何处,自己该学习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引导点拨,这有助于点燃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