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50个字。
开展小组讨论 加强合作学习
兴仁初中 李富群
【教学案例】
这是校内的一堂公开课,教学内容是邹韬奋的《我的母亲》。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
一、 检查预习(学生上黑板默写)
1、写出作者名字
2、默写生字词
瞥见 人影憧憧媚媚动听 惺忪 循循善诱 呜咽 饮泣吞声 唏唏嘘嘘
(老师批改一生的默写,另一生的默写由第三位学生上来订正)
二、 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全文,思考:文章回忆了母亲哪些生活片断?表现了母亲哪些性格?
2、交流上述问题(老师问,几个学生先后补充,教师小结,板书)
三、 研讨课文
1、文章中哪些话语、哪些事例最让你动情?
2、母亲的才干在那个时代能显现吗?文中哪处点明?
3、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家境如何?(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答案)
四、 拓展研究
1、比较阅读: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相比有哪些异同?(学生未能说出,教师传授)
2、说说你母亲的几件事
五、 作业
完成《创新练习》
【教学诊断】
这堂课教学过程完整,有问答式的师生双边活动,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率很低。若适当安排小组讨论,教学效果会有明显提高。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课堂的组织形式发生着重大的转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正逐步代替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全方位的体现。合作交流成了学习语文的重要形式,小组讨论这一形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
一、 给足小组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安排小组讨论要给足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蜻蜓点水走过场。案例中如安排学生小组讨论“比较阅读: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相比有哪些异同?”就要让学生有阅读比较的时间,不能因为学生对两篇文章都有所了解,就让学生三四个人一碰头就开始集体交流。这样的小组讨论只是个形式。小组讨论也得有个个人阅读思考的过程,小组成员交流的过程,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的保证。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