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40字。
高三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广东省东莞市华侨中学 覃克良(邮编:523690)
对于占据半壁江山的作文,向来是高考语文备考的重中之重。如何更有效地提高作文的训练质量,如何构建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作文训练套路,是我们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步摸索出一套对路的作文训练方法,现总结出来,以就教于各方家
一、高三作文教学要有教师可为的思想
高考试题每年都力争出新,这是公认的。但是,年年都要出新,我们就要问一问:究竟能新到哪里去?新是相对的,稳定是绝对的。从这两年广东高考作文的阅卷情况来看,作文平均分没有提升上去,水平也没有提高多少,倒是反映出我们学生的作文基础越来越走下坡路。这说明了我们不少老师在作文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过于追求文风的花哨,过于追求写作的技巧,内容空洞,堆砌材料,无病呻吟,假话空话连篇,完全背离了写作的正道。可以说取巧的作文训练是不可取的。
大家都知道学生能力形成的起始点是:练习,一种反复进行的动作方式。作文教学自然要从学生的“练习”入手,指导学生的“练习”,使这个反复进行的动作方式科学高效,能够最优化地形成技能,进而形成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能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技能,掌握技能的过程是形成能力的条件之一。技能的形成则只有通过练习达到。能力的形成过程之一应该包括这些环节:练习——技能——能力。因此,作文教学应把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梳理出来、排成序,然后通过练习一个个解决,配合上相关的选文组成单元,一个单元解决作文的一个重点问题,虽还是做综合作文,但作文指导、批改、评分、讲评都突出训练重点,符合单元重点要求的给高分,非训练重点的问题在以后的训练单元中去解决。这样就形成了以作文技能为中心,读写结合,选文服从技能训练的作文教学模式。
二、高三作文教学要有序列,统筹安排
高三作文教学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目标,让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每次作文都应该有重点的训练一二项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作文训练在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使他们每次都能找到自己作文的闪光点,找到写作的新动力,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笔者是这样构建自己的训练序列的:
第一阶段:基础训练,主要内容是语段写作、议论文说理的方法、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分解论点的方法的训练等等,一般安排四到五次这样的专项训练,目的是夯实学生的作文基础,为学生快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创造条件。
第二阶段:结构技法的训练。主要是训练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快速搭建好文章的结构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