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教材文言文梳理与综合测控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6 12:57:0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390字。
  
第一编 教材文言文梳理与综合测控训练
第一讲 第一册文言文梳理与训练
一、文言实词
(一)通假字
1.《烛之武退秦师》
(1)秦伯说                                 说,通“悦”,高兴。
(2)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3)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2.《勾践灭吴(节选)》
(1)南至于句无                                句,通“勾”。
(2)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帅,通“率”。
(3)将免者以告                                免,通“娩”。
(4)三月释其政                                政,通“征”。
(5)令壮者无取老妇                            取,通“娶”。
(6)亿有三千                                  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7)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摩厉,通“磨砺”,切磋,磨炼。
(8)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 也,无不歠也      ,通“哺”,给人食物吃。
歠,通“啜”,给人水喝。
3.《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4.《触龙说赵太后》
(1)少益耆食                                   耆,通“嗜”,喜爱。
(2)必勿使反                                   反,通“返”。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鼓瑟希                                     希,通“稀”,稀疏。
(2)莫春者                                     莫,通“暮”。
6.《寡人之于国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
(2)涂有饿莩                                 涂,通“途”,道路。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7.《劝学》
(1) 以为轮                                ,通“煣”,用火熨木使弯曲。
(2)虽有槁暴                                   有,通“又”。
(3)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8.《秋水(节选)》
(1)泾流之大                                   泾,通“径”。
(2)不辩牛马                                   辩,通“辨”。
(二)古今异义
1.敢以烦执事
古义:文中是对秦穆公的敬称,不敢直接称对方时的婉转说法。
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可用作动词或名词。
  
第二讲 第二册文言文梳理与训练式
一、文言实词
(一)通假字
1.《过秦论》
合从缔交
从,通“纵”,读“zònɡ”。“合纵”是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读“jué”,突出。
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读“yǐnɡ”,影子。
2.《鸿门宴》
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背叛。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隔阂。
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内”,通“纳”。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坐,通“座”。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3.《兰亭集序》
趣舍万殊
趣,通“取”。
4.《归去来兮辞》
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
5.《师说》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6.《谏太宗十思疏》
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
(二)古今异义
1.当是时也
古义:这,此。
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