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大全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8 10:35:2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260字。
初中语文
第十部分     文言文复习精要
(蓬安县城北中学   王  瑧)
一、文言实词
  1.名词
    古代汉语中的名词除了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外,还可以充当谓语和状语。
    (1)名词作谓语
    古代汉语中的名词可以作判断句的谓语。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基本上不用判断词。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位于主语后面充当谓语。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吴广者,阳夏人也。(《陈涉世家》)
  古代汉语的名词还可以作说明描写句子的谓语,对主语进行描写或加以解释说明。
  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2)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中的普通名词一般是不能作状语的,而在古代汉语中的普通名词却常常可以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有以下几种具体作用: 
  ①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多带有比喻意义,含有“像……一样”或“跟……似的”等意
思。 
  例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
     ②表示动作进行的工具或凭借,有“用……”或“依据……”等意思。 
  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用簸箕、土筐) 
    失期,法当斩。(《陈涉世家》)
   (依照法律)
   ③时间名词“日”、“月”、“岁”等作状语时,表示情况逐渐发生变化或着有“从前、往昔”的意思。
    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地)
   2.动词
    古代汉语的动词和现代汉语一样,经常充当谓语,但在表意功能上,有的动词谓语有着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某些特点。
  (1)使动  
  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由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的。
  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使……生,使……活)
  (2)被动
  古代汉语被动的表达和现代汉语一样,都是通过有结构标志和没有结构标志的两种句式,
所不同的是古代汉语,特别是先秦时期,没有结构标志的句式居多,使用结构标志的被动句远不如现代汉语普遍。
例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为动  
 为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不是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替)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
 例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为……死)
 3.形容词  
 古代汉语的形容词和现代汉语一样,经常充当句子的谓语、定语和状语,有时也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补语,只是在词的构成上和某些用法上稍有不同。 
    (1)古代汉语的叠音形容词要翻译成含有“……的样子”。
 例如: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岳阳楼记》)(都是形容水势盛大的样子)
(2)古代汉语的形容词作主语或宾语时,在意义上常常相当于一个中心词不出现的名词性的偏正短语,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称为形容词活用为词。
 例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坚甲、锐兵)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