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文言知识整理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210字。《夏本纪》
一、重点字音
鲧gǔn殛jí稽qǐ亹亹wěi橇qiāo祗zhī台yí姒sì渐jiān 契xiè
二、重点实、虚词
1、浩浩怀【义:怀抱,包围】山襄【义:冲上,漫上】陵
2、鲧为人负【义:违背】命毁族
3、等【义:比较,衡量】之未有贤于【义:比】鲧者
4、于是【义:在这时候】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义:代理执行】天子之政
5、乃殛【音:jí;义:流放,放逐】鲧于【义:到】羽山以【义:而】死
6、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义:正确】。于是舜举【义:选拔】鲧子禹
7、女【义:同“汝”,你,第二人称代词】平水土,维是勉之。”禹拜稽【音:qǐ】首,让于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义:还是】往视尔事矣。
8、禹为人敏给【义:敏捷】克【义:能】勤【义:勤苦,劳苦】
9、称【义:称量,权衡】以【义:而】出
10、通九道,陂【义:堤防,堤岸,这里用作动词,筑堤防】九泽,度【义:测量,勘测】九山
11、禹乃行相【义:察看,考察】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义:交通是否方便】
12、于是九州攸【义:就】同【义:同一】,四奥既居,九山刊【义:砍削】旅【义:治理】,九川涤原【义:疏通水源】
13、六府【义:藏财货处,仓库】甚修,众土交正【义:同“征”,征收】,致慎财赋,咸则【义:标准,准则】三壤成赋
14、东渐【音:jiān;义:流入】于【义:到】海,西被【义:覆盖】于流沙,朔、南暨【音:jì,义:及,达到】:声教讫【义:穷尽,达到】于【义:达到】四海。于是帝锡【通假:同“赐”】禹玄圭
15、禹辞辟【通假:同“避”,躲开】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义:离开】商均而朝禹
三、重要句子
1、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翻译:禹于是行进考察各地的物产所宜,规定了贡赋还视察了各地山川的便利情况。
2、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翻译:禹为先父鲧因治水无功而受严惩深感痛心,因此劳身苦思,在外十三年,经过自己的家门也不敢进入。
3、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翻译:粮食匮乏,便让一些地区把余粮调剂给缺粮地区,使各诸侯境内丰歉互补。
4、等之未有贤于鲧者
翻译:比较起来没有比鲧更能干
《鲁周公世家》
一、重点字词
笃(dǔ)仁 钺(yuè) 召(shào)公 名奭(shì) 缪(bù)卜 归(kuì) 开籥(yuè) 金縢(téng)匮(guì) 有瘳(chōu) 箕(jī)子 践阼(zuò) 弗辟(bì) 蚤(zǎo)终 祉(zhǐ)福 鸱(chī)鸮(xiāo) 倍依(yǐ) 竆\竆\(qióng) 揃(jiǎn)其蚤(zhǎo) 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