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10字。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陶海云
目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有一个重要的导向,即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其目标是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品位。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在高中生语文阅读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习效果。为此,我们应积极介入高中生课外阅读这个领域,予以高度的重视,进行有效的启发诱导。
一、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1、有利于拓宽视野,增加积累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具有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广泛的阅读积累,重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就是一条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要使自己渊博富有,就要认真读书,旁学杂收,广取博览。屈原的《天问》一口气提出172个问题,天文地理,博物神话,无所不涉,显示了作者的丰富学识。华罗庚曾说:“天才在于勤奋,读书在于积累”。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可见,读书学习是积累知识的好办法。多进行阅读,可以丰富语言,积累词汇。
2、有利于形成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他还说:“养成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的确,进行课外阅读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需要一种意志,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一种“自己要读”的好习惯。
3、有利于激发阅读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一般来说,学生是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和兴趣来选择读物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在自由、无拘无束的心理环境中进行的,这样的心理环境能充分调动各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参与阅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愉悦,产生某些在课堂上无法体会到的感受,可以说,课外阅读从另一个方面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在不同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有利于提高语言文字能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句话说明了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多了,“厚积而薄发”,就能对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读书能使人站得高,看得远。思路开阔,写文章就会得心应手;有远见卓识,写文章就能格调高,不至于出现陆游笔下的“恨渠生来不读书,江山如此一句无”的情况。而当前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科技人才最基本的智能包括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这诸多能力的培养与读书学习是密不可分的。
二、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有阅读兴趣而无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