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50字。
构建互动课堂,提升语文阅读能力
孟津老城高级中学 史丽红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突出了语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意义,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传统教学中以讲代赏、以讲代读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用现代教学需求,它剥夺了学生亲身品味、探究阅读作品的权利和机会。因此,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好角色的转换,又要设计引导学生对作品产生某些感受、理解、体验的“碰撞”,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情操的陶冶和对作品的感悟。为此,构建互动课堂,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就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互动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能体现教师引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巧定学习目标,激发阅读兴趣
互动的课堂阅读教学突出《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它的重点是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有效的引导学生把课文内容变为自身的情感体验,既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领略课文的内涵,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对同一篇课文的阅读可以是多角度的,但课堂教学对时空有着严格的规定性。教师如果想引导学生面面俱到地阅读,其结果将处处不到。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的内容安排要避免烦琐化,应突出重点。这也是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新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心中装着总目标,要深入研究教材,做到胸有成竹,在每一篇课文教学中要确立整体观下的重点突破目标,选择最佳的“切入口”,以点带面、化繁为简,让学生在互动的学习空间中养成整体把握的能力。例如,欣赏小说《祝福》一课时,确定目标为欣赏小说中祥林嫂的形象和语言,认清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这样学生在分析讨论中有的放矢,目标集中。在讲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时,突出两个人的风格的差别,并以此为目标,让学生在认真分析诗歌形象中体会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和杜甫的沉郁顿挫风格的特色。确定好了每一节的突破点,便于事半功倍。
二、激活学生思维,培养鉴赏能力
心理学研究指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载体。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