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10 12:55:22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20字。寂静的春天   雷切尔·卡森
朱蕴丹
一、导入: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原西德共有森林740万公顷,由于酸雨的影响,到1983年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积量占同年森林生长量的21%多,先后有80多万公顷(约20个潮州市区,一个潮州市区是38平方公里/3800公顷)森林被毁。
英国伦敦烟雾事:1952年12月英国伦敦由于燃煤引起的煤烟型烟雾,导致5天时间内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里8000多人死亡。
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年—1968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由于人们食用了海湾中含汞污水污染的鱼虾、贝类及其它水生动物,造成近万人中枢神经疾患,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人中有66余人死亡,后来还出生了许多畸形婴儿。
1973年莫斯科一工业区严重污染水资源,致使90名像这样的新生儿缺胳膊少腿!
科学技术的发达,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灾难。《寂静的春天》的作者,就是第一个认识到环境问题严重性的人。
二、走近作者
雷切尔·卡森,(1907—1964),美国生物学家、科普作家。是当代环保运动的先驱。1962年完成《寂静的春天》一书。这本书首次揭露了美国农业、商业界为追逐利润而滥用农药的事实,对美国不分青红皂白地滥用杀虫剂而造成生物及人体受害的情况进行了抨击,使人们认识到农药污染的严重性。
    1964年因癌症和遭受空前的诋毁、攻击而与世长辞。
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
二、字词
三、整体感知
(一)请学生速读课文,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并分析层次。
第一部分:①—⑧段介绍说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①概述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系,生物与其所生存的环境相互作用,但是,相对于地球的漫长历史,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②人类对环境的改变令人不安。介绍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之大,而且其隐蔽性极大。
③在漫长的时间里,生物适应了环境,达到了平衡,然而现在的环境变化太快了,人类无法适应。
④介绍了人类的急躁轻率使新情况不断产生。
⑤人类来不及适应这些化学药品。
⑥简介这些化学药品被利用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战争。
⑦各种化学药品被广泛应用。
⑧化学药物的使用陷入了恶性循环。
第二部分:
⑨小结全文,指出不进行环境保护的后果是“我们的一大灾祸”,会“打击整个地球” 
(二)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在当今,哪两种污染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污染为什么这样可怕?作者借“寂静的春天”向世人提出了什么警告?
核辐射和化学药物的大量使用,它们可以导致“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甚至是人类灭亡。作者借“寂静的春天”向世人提出警告:滥用化学药物破坏自然,必将遭到报复。(主旨)
2、作者为什么以“寂静的春天”为题目,这样命题暗含了作者怎样的忧思?
这种文题更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体现了作者对人类乃至整个地球命运的担忧。
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意
引导学生列举出重点句子,引导分析。
1、“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这句话中“这种力量”具体是指什么?其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