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10字。
课题: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
学段:高中 年级:高三 学科:语文
一、授课时间:2007年3月27日上午第3节
二、授课地点:胶州一中三年级三班
三、执教教师:姜秀丽
四、研究课题或本节课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准确解读文本,把握新闻文体的基本特征并对文本的特色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
五、教学目标:
1、分析新闻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
2、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六、教学内容分析:
2007年选考内容的“实用类作品阅读”包括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类文等实用类的文本。其中新闻和传记应该是重点。本堂课预备通过引领学生阅读来实现新闻类文本的几个考点的突破。
七、教学对象分析:
2007年高考新增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挑战。实用类文本考察的内容既涉及到已往现代文阅读的考点,同时也对此类文本所承担的大众传媒传播信息的特殊样式和社会功用进行考察。通过前面的练习发现,学生对这类文体的特征和具体问题的答题技巧存在很大欠缺,所以本节课主要引领学生进一步认识一下新闻的文体特征,并通过阅读练习掌握一点答题技巧。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以练带讲,让学生从答案中总结答题规律。
八、教学用品:多媒体 投影仪
九、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在以前做过的语言专题训练中,曾经涉及到对标题和导语的考察,对新闻有了一定的了解。它的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在07年新增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将会以其它形式对新闻进行考查。下面我们来明确一下学习目标。
(二)明确学习目标
就考查命题的角度来审读新课标的相关要求,不难看出三个方面“亮点”:
1.把握文体特点。新闻类应用文种类较多,新闻、通讯、特写乃至报告文学均归旗下。因此把握文体特点对于阅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了解种类、明确要素、把握语言特点均属考查之列。
2.准确捕获信息。捕获筛选信息一直是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新闻类也不例外。准确快速筛选有效信息当然是考查的重点。
3.独立思考评判。作为应用类文体,大众传媒传播信息的有效样式,其社会功用自然不容忽视。独立负责的针对新闻事件和观点作出客观的评判也是考查的一个新的亮点。通过以上分析明确学习目标:
①、掌握新闻文体的相关知识
②、针对文体基本特征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③、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明确新闻的文体特征
1、新闻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