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激趣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16 9:32:3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60字。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激趣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族中学教师  蒋国远
 联系电话:13778097861  邮编:62275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能热爱祖国语文,有学习自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基本的学习方法的学生,肯定能学好语文。而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乐学、好学、会学而不是厌学的人。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该不该激发,能不能激发,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下边就笔者的一些尝试,谈几点拙见。
    一、认识激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笔者曾于2001年秋在一所中学对从初一到高三的1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个年级抽一个班,每班抽30名学生,其中男生、女生各15名,调查结果发现:在表中“我最喜欢的学科”一栏里填“语文”的仅有6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7.2%,且年级越高,喜欢语文的人越少。所有喜欢语文的学生中,女生占42人,大大超过男生。我也曾问过一些不喜欢语文的学生,他们说:“听语文课没劲”,“没趣”,有的说“课文乏味”,“作文难写”。看来,语文学科教学已面临一个严峻的现实: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每况愈下。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就学生来看,大都认为对课文能读,能理解大意,能写出基本符合要求的作文就行了,知识太简单,并没有认识到中华汉语的博大精深。再者,学生长期以来形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和惰性思维习惯,不愿多动脑多动手去探求知识。就教师来看,教法陈旧死板,缺乏创新意识,经常是课堂“言语”的霸权者,致使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情绪低落。试想:如果教师不顾学生实际,不注重筛选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法,一味地按部就班,甚至照本宣科,那么,再生动有趣的课文,也会教得索然寡味,死气沉沉,这样的课,趣从何来呢?因此,要改变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提高教学质量,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大研究课题。它是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二、明确学生学习兴趣的来源:兴趣是人们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力量,是启发人们认识积极性的重要心理成分,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