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070字。
实用类文本阅读——基础知识篇
主备:刘月红 孙树芳 审定:孙振
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对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要求。
2、了解实用类文本的各种体裁及其特点。
3、掌握阅读实用类文本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考纲解读:
08考试说明对选考内容中实用类文本阅读相应的能力层级说明如下:
阅读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了解新闻、传记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
实用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出现在选考部分,要求二选一,显然,做题的自由度增大了,但是,实用类文本作为一项崭新的考试内容,往往在备考中被广大师生所忽视,其实,只有全面复习,才能真正掌握选择的主动权,也才能真正抢占高考决战的制高点。
二、能力层级要求: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三、命题思路:
2007年是首次命制这一作品类型的试题,共有三套,宁夏、海南一套,山东一套,广东一套。三套试题,前一套是人物传记,后两套是新闻(人物通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选材:名人事迹,通俗晓畅,内蕴丰厚,可读性强,探究点多 。三套卷所选人物,一是著名钢琴家傅聪,一是著名作家叶圣陶,一是著名短跑健将奥蒂。无论是传主还是新闻主体,这三位名人,他们的事迹都具有典型性,人格都具有感染力,成功的背后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给人以较大的启发性。就所选文本而言,都具有通俗晓畅,内蕴丰厚,可读性强的特点,极适合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文本内蕴空间而言,都有较大的空间,有许多的未定点和空白点,对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极为有益。
广东卷《访钢琴家傅聪》,文章以访谈的形式,让新闻主体傅聪本人讲述自己成功路上的经历体验。访问者分别从傅聪的基本情况、傅聪对音乐的认识和追求、傅聪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等三个大的方面精心设计了7个小问题,散而不乱,极有层次。其中关于“做人,才做艺术家”是最具震撼力的表述,傅聪从①要有“大爱之心”,要有对精神境界的追求,甘愿一辈子不计成败地献身;②要善于学习,不断的自我提升;③特别需要具有勇气,永远表里如一;④要有“赤子之心”,真诚第一;⑤要有真正的个性和创造性等方面作了精彩的阐述,展示了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
宁夏、海南卷《叶圣陶在四川》这篇传记,作者从叶老如何教导儿女写文章、与朱自清的深厚情谊、精心培育年轻作者等方面详尽地叙写了叶老在四川的生活经历,展示了叶老作为父亲、作为文学家、教育家的人格风范,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叶老的崇敬之情。文章述评结合,佐以生动的事例和他人的言论,给人以深刻的启发与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