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阅读练习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6小题,约2620字。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阅读练习
——zmczlhqing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一3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弱为强者 B 曹操比于袁绍
贤能为之用 信义著于四海
C 此用武之国 D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 此诚不可与争锋 争锋: ⑵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资:
⑶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殷: ⑷ 总揽英雄 揽:
3.诺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一11题.
(一)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以头抢地耳 ②长跪而谢之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A、渔人甚异之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公将鼓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6.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文: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7.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二)
秦穆公①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②。”即以次③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皆曰:“可以出死④,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⑤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