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070字。
高考“辨析病句”复习全攻略
东莞市华侨中学 覃克良(523690)
“辨析病句”是高考语文中的一种常见题型。其它考点有轮空的现象,但病句辨析没有一年不作考查。能力层级虽为D级,但在高考中得分率一直偏低,是学生望而生畏的一种题型。究竟应该怎样应对呢?我们认为只要同学们深入了解病句考查的常见类型,见识病句考查的庐山真面目,多练习,多总结辨析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就一定能攻克它。具体做法有:
一、 分辨类型,宏观把握
分门别类,对于宏观把握事物很有好处。在解答辨析病句试题时,如果有类的概念,就能事半功倍。这几年的《考试大纲》规定了病句的考查范围,即六种类型的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对此,考生务必掌握。
1、 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指在一个句子中,组成这个句子的某些成分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当而造成的一种语病现象。语序不当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定语(主要是多项定语)次序不当,②状语(主要是多项状语)次序不当,③修饰成分位置不当,④关联词语位置不当,⑤主客颠倒,⑥分句位置不当等。
例(1)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07年全国卷1 C项)
句中“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中的“每年”不能修饰“缩减”,应该是“以每年10%的速度缩减着”。
例(2)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07年浙江卷B项)
句中“具有指纹识别功能”并非“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应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提到“它使用”的前面。
例(3)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07年湖南卷D项)
句中两个分句的层次轻重搞错了,应为“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更合逻辑。
例(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07年安徽卷D)
句中语序不当,“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中的“发展和重视”应该为“重视和发展”。
例(5)首汽集团今天上午开通电子商务网站,成为第一家国内开展电子商务租车的旅游企业。
一般情况下,多项定语的排列可这样安排:A、表领属的或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B、表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本句中,表处所的词“国内”应放在表数量的“第一家”的前面,故“第一家”应与“国内”互换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