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的一般思路与做题方法
一、 让学生熟记《考试说明》的对散文的考查:三个层面,九个考点
理解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分析综合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鉴赏评价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二、 让学生明确三个层面,九个考点一般设题原则:
①努力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词、句、段、篇)
②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到深的系列;
③尽量照顾考生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
④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
⑤力求题型稳定、整齐,即由填空到简答,最后是多项选择。
三、 阅读思路
1、整体感知:感知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怎样感知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具体操作:
题目是切入点
文体特征是关键
题项是指示标
3、具体分析:
①标题(题目)切入,明确内容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中心的窗户,怎样通过窗户探视文章中心,这就要求我们打开窗户,以题目为切入点。做法就是问个“为什么”。具体操作:问“为什么写?”或“写了什么?”一问“为什么”,阅读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指向。窗户打开,就不会在漫无目标的黑暗中摸索。
从高考考查来看,题目在高考中有如下指向:
题目或阐明文章表述对象(2002年《话说知音》、2001年《门》、2000年《长城》、一摸试题《鼓神》,都是阐明表述对象);
题目或揭示文章中心内容(2003年《乡土情结》、1998年《报秋》――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光阴,抓住现在,抓住人生的每时每刻,有所作为,不能虚度年华;
题目或表明作者情感。潍坊试题《坡上花开缓缓归》)
②深思“形”“神”,确定主旨
切入题目,思考“写了什么?” “为什么写?”之后,接下来就阅读文本。做法就是粗读,目的“粗知大意,得其梗概”。具体操作:
① 文章谈的什么问题或说了件什么事?(形)(与题目相和)
② 分几层说的,前后几层有怎样的关系?(形)
③ 为什么目的而写?(神)这里遵循了散文的本质特征――形散神不散的原则。这是阅读散文的落脚点。我们必须分清散文的形和神,明确散文中的人、事、物、景是对情、理服务的,最终的指向应该是文章的主旨。具体阐释如下:
形(表、实)――文章中的人(做了什么事)、事(具体表现)、物(有什么特点)、景(有什么特征)
神(里、虚)――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