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870字。
农村中学初中语文教学回顾及复习对策
惠安四中语文组 许萍芬
尊敬的各位同行:
大家好!
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中考语文复习的方法和对策。回顾2007届中考语文复习所走过的路,艰辛又欣慰。艰辛的是,面对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习惯不尽理想的农村校学生,要取得一个细微的进步,投入和付出都要更多;但付出的回报还是令人欣慰,2007年我校中考语文A率11.41%,AB率85.17%,及格率94.13%,平均115.1分。下面我就我校2007届初中语文教学及复习谈谈点滴体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能给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2007中考复习教学回顾
㈠复习目的与原则
俗话说“种田人看稻,读书人看考”,复习目的不外乎“巩固提高、查缺补漏、熟能生巧”,以求取得最佳考试成绩。
为达成有效复习,我们的复习教学遵循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吃透《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命题方向;二是立足课本——熟练掌握知识内核;三是熟悉考题——细致体会考题模式和考点;四是恰当做题——举一反三地学会知识并适当的拓展延伸。
㈡考试要求与内容
07市考试说明未出台前,考试要求参照06年考试说明及《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7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语文)》。
初中语文要复习的内容很多,语文版教材共有六册书42个单元178课。包括现代文108课,文言文58课64篇,课内古诗12课61首,名著导读15部,42个口语交际,19个综合性学习,随文、补白、或附录里的汉语知识以及其它阅读写作内容。增补三篇议论文,即《谈骨气》、《理想的阶梯》、《成功》(季羡林)。
㈢复习重点与难点
我们是所农村校,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历次阶段测试结果显示:我们的学生阅读能力平均水平偏低,主观性试题得分率普遍不高,尤其是现代文阅读题叙述得分率不到50%。失分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①阅读以偏概全、浅尝辄止,孤立地看问题,生搬硬套;②缺乏语境意识,不能根据句境、文境分析问题;③答题不规范即语言表达条理混乱、主次不分,缺乏文体阅读的基础知识。④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偏弱,一遇主观性强的课外阅读题就懵。
写作方面,也明显存在不足,表现为:①积累少,知识面窄,思维模式僵化;②书写不规范;③写作技巧单一;④不少学生的习作文体“四不象”等等。
再则,从中考语文卷结构比例看,现代文阅读约占30%(其中课内外材料比例1:4);作文占60%。所以,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既是我们的重点,更是我们的难点。
此外,06年我省九地市中考出题大都涉及综合性学习、教材比较阅读专题,例如06泉州卷第5题、第24题作文㈠。而这方面为我们平时教学所忽视,故拟做第二阶段专题复习一难点。
㈣复习步骤安排
我们的总复习从07年3月7日始,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整体复习阶段,拟用9周左右的时间,至5月中旬市质检结束,约53课时。
中考考查语文知识及运用,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考题素材千面,唯考点不变。而新教材的编排在知识点、能力点上并无清晰的体系和梯度。
基于此,我们以知识能力点为线,按文体对七至九年级的教材进行归类重组。分“文言文阅读”“现代议论文阅读” “现代说明文阅读” “现代记叙文阅读”等模块,以教材课文作载体,对其相应的知识能力点逐点复习。各模块按照“考点揭秘——重难点强调——练习题巩固——做错题强化”的步骤进行,采用阅读与写作穿插、识记与理解穿插、知识与能力穿插的方法进行复习,以提高语文复习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具体安排详见附录一。
第二阶段复习要强化重点。大约用4周的时间,止于6月上旬县质检。计划按照中考出题的顺序分专题,具体如下:
⒈语言积累与运用:①字音、字形及书写;②词语(包括词语的理解、词语的运用);③标点;④修辞;⑤句子(含语病的辨析与修改、仿写、补写、续写);⑥文学常识、名著;⑦古诗文积累;⑧语言运用:信息提取、语意理解、品联写对、标语广告、图表漫画、口语交际;⑨综合探究。
⒉文言文阅读。
⒊现代文阅读:记叙类阅读;说明类阅读;议论类阅读。
⒋写作(与阅读理解复习交叉进行)。
上述内容,按“相关知识整合——相关练习强化——相关错题点评”的步骤进行,明确中考语文150分的分值分配,多做几套中考模拟题,多点评几种题型,多总结答题技巧,多见识中考范文,着力培养学生的中考得分意识。
第三阶段为综合训练时间。大约有两周时间。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学习的特点,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主次地把自己的笔记、试卷、改错本进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