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00字。
激活语文课堂,展现教学魅力
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已有八年,新课程改革也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我一直在探究,为什么现在喜欢语文的学生越来越少,疯狂学习英语的学生越来越多?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能被学生喜爱?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才能使语文课程标准不至于只是纸上谈兵?要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落实并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而课堂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激活语文课堂,展现语文教学的魅力。那么,如何有效激活语文课堂呢?以下几方面是我做的一些尝试。
一、巧设导语,引人入胜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非常注重每次新课时的开讲,精心设计导语,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三峡》一文时,先给学生介绍了三峡工程:“三峡工程总投资预计为2039亿元人民币,工程竣工后,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总库容达393亿立方米,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将发挥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无法比拟的。”正当学生惊讶于人力的伟大、国力的强盛,充满强烈地民族自豪感的时候,我随即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看看古时的三峡到底是什么样子?”学生异口同声答:“想!”从而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强烈欲望。
教学《狼》一文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给他们绘声绘色地描摹了这样一种场面:“暮色渐渐加浓,你一个人穿行于森林之中,风声飒飒,树叶也随着颤动,森林深处不时传来几声鸣叫,一股凉气涌上心头,你不由地加快了脚步。突然,你发现前方绿光忽隐忽现,伴着一声野兽的嗷叫,你意识到了这是狼的叫声。你不想往前走了,可是后面的密林深处还不知道潜伏着什么危险的动物。当你犹豫不决之时,那只狼已经出现在你的面前。”说到这时,有人发出了尖叫声。于是我让他们睁开眼睛,问他们该怎么办。然后顺势引入了课文:“有个屠户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遇到狼,而且还是两只,他该怎么办呢?”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孟子说:“教也多术也。”导语的设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导语设计的方法也是异彩纷呈的,选用哪一种方法一般由教学内容决定。教师设计的导语只要能成功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那么就是成功的。
二、 美文诵读,先声夺人
“三分文章七分读”,读在语文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叶圣陶先生把朗诵称为“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能与作者心灵相感通了。”学生学文章,不读就不能领悟文章的要义,而《语文课程标准》里也明确要求初中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在语文课堂上就应该书声朗朗,这实际上就是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语文课文中文质优美,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我更是要求学生多读。教学朱自清的《春》就是一例。这是一篇贮满诗意的散文名篇,我先播放朗读磁带,然后让学生跟读,再由学生自由练习着读。 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欣赏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