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引进实践活动

作者:南京市清水亭中学(211102) 胡斌  时间:2008/9/11 7:56:5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779
  [内容提要]
  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课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因为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应给予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和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
  语文课的实践活动听说读写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但不要轻视点滴创造而不为。”
  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课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因为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应给予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和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 表演法引入。
  孔子云:“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中学,这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赞赏和认同,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我区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活动,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做新知识的探索者和摸索者,不敢想,不敢干的人,不会获得成功。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不是很好的例证吗!让学生多一点学习的热情,多一点表演的机会,会多一份收获的喜悦。
  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时,课文本身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可以创设一定的表演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表演的强烈欲望,学生就会几个人一组,深入钻研课文。我让学生分两组来表演,选取四个同学做评委。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开始了,有的学生用夸大的方法表现骗子织布的动作,狡猾的神情,在空织布机忙碌的情景。老大臣的扮演者三次睁大眼睛看布料的情景,令人忍俊不禁。皇帝的表演者更是从动作、神态、心理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如在镜子前试新衣,转了几圈,游行大典上,侍卫牵着根本不存在的后裙,皇帝显示出高傲的神情。学生不同凡响的表演才能和想象力,全都激发出来了。
  学生表演课本剧时,根据故事情节,自编、自导、自演;允许有求异思维,及时体现创新的火花;不拘一格,利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才华。
  成语故事表演时,提示成语:守株待兔、狐假虎威、叶公好龙、坐井观天等,学生几人一组,查工具书,合理地想象,领悟成语内涵,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语言、表情十分丰富、十分投入。
  (二) 绘图法引入。
  大多数学生爱好绘画,应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一展身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自学为主,如朱自清《春》,让学生预习时,从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结合课文内容,绘出几幅图来展示春满人间的景象。上课时用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让文字和图象有机地融为一体。学生的艺术细胞得到挖掘,有一种成功感。
  可以制作幻灯片小课件,《济南的冬天》一课,可从电脑中下载图片,显示济南冬天里山和水的变化,配上声音和文字,真可谓图文并茂,让学生从视听上感悟景物的特点,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学生从读中悟出文章的蕴味来。
  (三) 比赛法引入。
  学生学习语文实践活动课时,可把同义词、反义词、词语感情色彩、成语接龙等知识,让每个学生自己设计习题,教师进行分类归纳,变成四张问卷,教师再设计一些难度大的题目作为抢答题。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语文课代表作主持人,每组组长从A、B、C、D四张试题中抽出一份,开始比赛。主持人公布比赛规则,最后评出获胜小组,让组长作为代表登上“宝座”,在游戏中学生轻松地学到知识,充分展示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课堂气氛很浓。
  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活动,以读来促学,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朗读时应注意:1、普通话要准确。2、要注意处理好朗读中的停顿。允许有所不同,只要不读破词语就可以。3、注意准确表情达意。让学生课前制作配乐朗读带,课堂上播放几个好的,有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普遍爱读书了,能有表情地进行朗读,收效较大。有一次听课,一位教师教学《乡愁诗两首》,用移情法让学生齐唱“思乡”情的歌,唱出浓浓的思乡情,作为这堂课的结尾,将这堂课推向了高潮,让人观为叹止,真是恰到好处。
  (四) 想象法引入。
  学生的生活五彩缤纷,有许多心里话要倾吐。学完《古代英雄的石像》一文,让学生通过想象,设想石像“失踪”前的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几名学生在班上朗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伊索寓言》中雕像者告诉赫耳墨斯,他的雕像一文不值时,让学生想象最后赫耳墨斯会怎么想?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依据。有一次语文课上,天空突然飘起了鹅毛大雪,漫天飞舞,许多学生的注意力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没有责备学生,索性停下课,让学生尽情地谈论雪,再让学生写一篇以“雪”为话题的文章,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这堂课收效颇大。
  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笔,发挥自己的才智,学习写戏剧、童话剧、诗歌等,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模仿作品中的范文,大胆进行尝试。其中有几位同学的作品,在《关心下一代》等刊物发表。让学生勤动笔,才能写出动人的篇章。
  我曾让学生做小导游,如学习《与朱元思书》、《三峡》等文章时,让学生作为一名导游,自拟内容,培养学生写作和说话的能力,准备好向同学们作介绍。模仿“百姓讲坛”请同学向大家介绍《陈涉世家》、《出师表》。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